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1.
根据校园景观空间的自身特点,对福建师范大学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的景观空间进行调查,从女性使用者的角度,通过对240名学生抽样调查和访谈,结合高校景观空间的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实证研究,了解女性使用者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景观空间的满意度与需求程度.结果显示,四类景观空间的综合满意分值为教学区(3.78分)休闲区(3.42分)生活区(3.26分)运动区(3.14分).  相似文献   
2.
环境偏好是游憩者对景观环境的喜好态度,恢复性评价是游憩者对恢复性环境恢复效果的评价,健康效益评估则是游憩者对恢复性环境健康效益的综合评价。大量研究指出人们对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偏好,且偏好程度越高的环境恢复性效益越高,正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前者大多更受人偏爱,恢复性效益也更高。此外,人们对环境恢复性评价地提升有助于提高对环境健康效益地评估。为了探究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本研究构建了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结构关系模型验证。结果表明:①修正后的一致性、复杂性和神秘性三个维度能够有效预测环境偏好,其中,神秘性对环境偏好的解释能力最高;②远离、延展性、魅力性和兼容性均能够有效反映环境恢复性评价,其中,魅力性对恢复性评价影响最大;③环境偏好对恢复性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恢复性评价对健康效益评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④环境偏好对健康效益评估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恢复性评价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自然游憩地的规划设计时,为了营造具有更高健康效益的景观环境,应考虑游憩者对景观功能的多样需求,并适当塑造具有神秘性、魅力性且多元丰富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3.
环境偏好是游憩者对景观环境的喜好态度,恢复性评价是游憩者对恢复性环境恢复效果的评价,健康效益评估则是游憩者对恢复性环境健康效益的综合评价。大量研究指出人们对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偏好,且偏好程度越高的环境恢复性效益越高,正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前者大多更受人偏爱,恢复性效益也更高。此外,人们对环境恢复性评价地提升有助于提高对环境健康效益地评估。为了探究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本研究构建了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结构关系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修正后的一致性、复杂性和神秘性三个维度能够有效预测环境偏好,其中,神秘性对环境偏好的解释能力最高;(2)远离、延展性、魅力性和兼容性均能够有效反映环境恢复性评价,其中,魅力性对恢复性评价影响最大;(3)环境偏好对恢复性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恢复性评价对健康效益评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环境偏好对健康效益评估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恢复性评价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自然游憩地的规划设计时,为了营造具有更高健康效益的景观环境,应考虑游憩者对景观功能的多样需求,并适当塑造具有神秘性、魅力性且多元丰富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农林大学湿地公园改造为例,对改造前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生态恢复为原则,总体布局设计充分利用现状,适度改造,以自然式为主。强调水面空间的统一而富有联系和变化,岸线有收有放,生态自然,景观小品藏露结合,低碳生态,注重乡土植物,营造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5.
泉州东湖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州市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个城区的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及商业街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得出:福州主要城市雕塑现存约169尊,分布现状呈现"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四条廊道"的格局,其中仓山区数量最多有68尊,鼓楼区次之55尊,台江区39尊,晋安区最少仅7尊.经过对福州市城市雕塑的分布、类型、运用题材等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地域文化与福州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