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制度基础观的视角,提出以国家政策法规、地方政府行为和制度认知层面三要素的动因模型,来解释民营企业的这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林键  李敏  黄嫚丽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224-227
20世纪80年代广州国有零售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自90年代开始在外资零售企业参与的多次整合中,其经营绩效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基于动态竞争理论,运用进攻-回应的分析方法剖析不同阶段国有零售企业和外资零售企业经营绩效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国有零售企业在整合过程中主要以重组、并购、扩张开店的形式为主,其中政府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但这种整合方式并没有为其经营绩效带来质的提升;外资零售企业在克服制度性市场准入的进入障碍后进行了有效整合,其经营绩效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吸收能力的联盟企业组织学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嫚丽  蓝海林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89-91,105
战略联盟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特别是通过联盟进行组织学习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企业的吸收能力为视角,研究联盟一方企业在联盟中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式与实现框架。首先,本文对吸收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文献回顾和界定,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联盟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学习过程概念模型,以及探讨在组织学习的各个阶段中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战略既是公司级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降低单一业务风险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途径。从制度基础观的视角分析了转型期的制度因素对处于这一情境下的中国企业的多元化的动因、实现方式的选择以及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转型期中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嫚丽  蓝海林 《预测》2006,25(3):1-6,11
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包括对跨国公司基本假设向异质制转变、跨国公司网络化,对跨国公司子公司基本假设的异质化,以及研究重点不断向子公司层面转移.本文以跨国公司子公司由同质观向异质观的发展为线索,回顾和综述跨国公司的四个子公司理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