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负迁移是指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错误或产生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形式,从而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现象。本文将壮语对广西本地壮族大学生在现代汉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影响进行研究,主要从声母方面探讨负迁移影响导致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2.
中外学者研究认为,壮族和泰国的泰族有亲缘关系,壮语和泰语同源。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广西大新壮语和泰国泰语的亲属称谓词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探求壮泰族曾经历的母权制、原始自然崇拜以及共同族源的语言遗迹,了解广西大新壮族和泰国泰族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美新 《广西教育》2011,(27):80-81
在汉语修辞教学中,在注重研究显性语言,也应关注和研究隐性语言,讲求教学方法,提高汉语修辞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勾漏粤语和壮语的特点,从尝试体和尝试貌分别比较勾漏粤语和壮语的异同。分析发现,尝试貌在两种语言中的标记数量占绝大多数,因而两种语言属于貌范畴突显语言。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粤方言区大学汉语课程传统的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粤方言区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适应地方产业、行业岗位的需要,是粤方言区高校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粤方言区转型高校汉语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汉语师资队伍面临的问题、汉语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关于粤方言区转型高校汉语课程教学问题的六个对策。  相似文献   
6.
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十分密切,勾漏粤语和壮语的詈词都极为丰富,该文从勾漏粤语与壮语詈词涉及的内容和特点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有利于汉壮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又称语言生态学(ecology of language),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大岭壮语属于壮语南部方言,大新白话属于汉语粤方言,二者共存于一个语言生态环境中。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讨大岭壮语的生存和变异,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广西与越南自古山水相连,壮族由此与越南诸民族在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点。研究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从基本颜色词的构成和构词手段上分析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的特点,揭示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壮越文化,促进壮越民族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10.
黄美新 《大众科技》2011,(6):175-176
传统的汉语修辞学是建立在显性的语言现象之上的,因此,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一般只关注修辞中的显性语言,而对于隐性语言却很少得到关注。文章拟从隐性语言方面探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从而开拓古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改革,促进古代汉语修辞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