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科学决策研究的水平及推广其应用是实现经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而且它已经被认为是领导水平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是经营管理科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它的基础工作。科学决策的研究应当受到考察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以地区为单位的农业区划工作,以及最近提出的国土经济研究任务都包含有决策问题。科学决策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将会大大加速自然资源研究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因子-能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是切实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和高效持续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 ,而诊断和寻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低效的制约因素和“瓶颈”所在是农业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该文在概括和总结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能量运动转化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对各资源因子作物生产作用的虚拟阶段划分 ,以能量运动转化的资源因子衰减过程为评价主线 ,建立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因子 -能量评价模型 ,并将之应用于山东省宁津县 ,得出了可行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与核心内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到21世纪4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5×108,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0.06hm2,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将下降到1800m3,如果仍保持目前的生产污染、资源消费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话,要保持今后50a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为15×108左右的人口提供不断改善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认为走高效利用的路子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虽然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和内容很多,但从国家全局出发,就资源势态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以及增效的潜力来看,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核心任务是:①以实现耕地资源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土地高效利用;②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③以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衡量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要考虑其有效经济产出,而且要考虑到被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掉的负效产出。通过对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耕地、开采的农用淡水和化肥等主要农业资源消耗系数的计算,可以评估该国或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效率,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平均消耗系数为2.15m2/kg粮食,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开采的农用淡水的平均消耗系数为1.102m3/kg粮食,化肥的平均消耗系数为0.069kg/kg粮食,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0%和197%,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农用淡水资源和化肥资源利用效率很低。针对较高的耕地资源效率和很低的水资源、化肥资源效率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中资源效率至上的管理战略:①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在今后50a内不跌破1.29×108hm2;②管理日趋势短缺的水资源,关键在于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更新我国沿用数千年的传统自流灌溉技术,另一方面则须提高“人为廉价灌溉水”的价格。  相似文献   
5.
最优化理论用严谨的数学分析给我们提出了一套在大量复杂的因果关系中,确定最优决策的方法。而且已经使我们有可能利用它作为研究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或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所面临的复杂决策或分配问题的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 1.针对当前我国县级农业资源经济管理决策的特点,结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决策技术,本文提出和探讨了县级农业资源经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造问题,研究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建立过程,并初步实现了一些功能。  相似文献   
7.
8.
我们从1978年将系统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建立了几个系统的数学模型。本文仅就各个具体系统,叙述其系统的建立,数学解法及实际应用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土地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效利用为目标的农业资源管理,其任务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但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已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迫切要求研制开发基于GIS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LRMS)。该LRMS由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专家知识库、模型库和交互式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家规范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通过在山东省宁津县的初步试运行,能够满足县、乡、村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及有关农业资源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具有在全国各县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渭干河灌区水盐平衡及盐分运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实地考察与实测资料,探讨了天山南麓渭干河灌区的水量平衡、盐量平衡和盐分去向等问题。结果表明,灌区近期的排灌比为13%左右,农田、林地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3;灌区耕地已由积盐转变为排盐,近年来灌区年排出的盐量是年流入盐量的1.8 倍左右,使得耕地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灌溉水进入灌区的盐分约有1/3 排入塔里木河,其余排向灌区内、外的湖泊和低洼地。其中,“干排盐”—即将多余的灌溉水与高矿化度地下水排到灌区内部低洼地的自然排水积盐方式,是减少排入塔里木河盐量,提高塔河水体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灌区干排盐集盐地的适宜面积应为耕地面积的1/3,这样既可使高矿化度的灌区排水在干排盐集盐地不入渗或少入渗,减缓对地下水水质的不良影响,又能保护毗邻的塔里木河水质环境。此外,本文还就如何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及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