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730篇
科学研究   329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洒藏胞一路情,警民一家笑盈盈。森林卫士建驻地,人民群众多欢迎”。这是当地的藏族群众为他们心中的森警官兵自编的一段顺口溜。武警拉萨森林大队自组建以来,官兵们走到哪里就帮到哪里,积极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赞扬。大队先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很难想像,人的一生如果没有梦想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3.
积极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失败,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追随积极的人,他们会不断给你带来新希望。而消极的人,动机怨天尤人,遇事总往坏处想,靠近消极的人,他们会偷走你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齐亚东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3):F0004-F0004
2006年7月中旬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通知,我所有4篇论文被2006年“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学术论文报告会“录取。其中:刘姝同志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寨人体育锻炼的影响”和张根生同志的“山西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研报告”被大会录用为墙报交流;邓兴国同志的“体质监测器材现状及发展趋势”和王芳同志的“论大众体育与人的生活方式”被大会录用为书面交流。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处于图书馆工作者综合素养之核心,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本文研究和探讨了馆员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提高馆员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窗子     
窗子陆家齐窗子,美丽的,诗情的,充满着想象的世界的小小的一角!从那里,在苍茫的暮色中,孩子们睁大着眼睛数天上的点点归鸟;从那里,在朦胧的灯光下,传出肖邦时而急促、时而缓慢的琴声的喁喁独语。也是从那里,在晚风吹动树叶的碎影中,映出普希金的颀长的身影,他...  相似文献   
7.
所谓“农家新闻”,就是报道农户家庭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的新闻。研究县市报的特色,不可不研究“农家新闻”。地市县报和各级农民报都十分注重采编“农家新闻”。即使是中央、省级党报也不乏“农家新闻”的一席之地。作为最接近农户且真正能“飞八寻常农户家”的县市报,更是把“农家新闻”请为“座上宾”。“农家新闻”的特征毫无疑问,“农家新闻”应当具备新闻的共同属性,讲究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9.
本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录像资料的数字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之背后所希冀的目的,是建设真正的民主主义社会,完善人的自身,使人自由幸福地生长、生活,实现人与社会一切的和谐,这是一部分人的一个愿望。实际上,现实社会生活各方面,包括文化教育的多元与矛盾,决定了一个实然的状态,即人类没有共同的教育目的。虽然企图即刻给定一个大众的教育目的是徒劳的,但我们可以在尽可能高尚的理想的指引下,追求教育、社会与人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