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3.
构建大学生求职心理虚拟社会支持系统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构想了如何构建大学生求职心理虚拟社会支持系统,并对其组成模块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针.文章从大学生荣辱观践行的角度,阐释了大学生荣辱观的内涵,提出了践行荣辱观的原则,探索了大学生荣辱观践行机制的建立,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构建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有较重要意义,文章调查和分析当前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对完善大学生求职期社会支持系统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赫金植根于中世纪诙谐文化和拉伯雷创作实践的狂欢化理论,蕴含了丰富的喜剧美学思想,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把握住了喜剧精神的本质和精髓,使"狂欢化"成了喜剧的一大特点,体现了一种喜剧精神,具有很强的喜剧意识。他对狂欢式"笑"的双重性的思考和阐释,具有哲理深度和积极的建设性,有助于我们全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喜剧的实质和审美功能;他的狂欢化理论所体现出的相对性思想,揭示了喜剧思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并通过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手段、管理方法等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体现其价值取向.为此,在高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人文关怀,要加强道德教化,培养敬业乐群、乐于奉献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龙溪虎  陈红 《科技广场》2009,(10):222-223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就业情况关系着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直接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角的辅导员,因其工作特点和优势,逐步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骨干力量,在高校就业促进、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江西省经济结构为导向的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价值取向之一。本文在对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了解就业观念现状,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因素,以期为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