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京文化局限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化批判的观点分析南京化的一些非现代性问题,对南京化形象的破碎与无形等现象进行一家之言式的透视。  相似文献   
2.
吴炫 《东方文化》2000,(3):60-64
应该说,实证之所以对我们具有一种科学性的学术意义,恐怕并不仅在于它所注重的观察、实验、材料论证以及逻辑分析,因为仅就这些,20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并不缺少相应的实践,也不缺少与这种实践相匹配的“论从史出”的学术传统。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实际上是一直在强调论点和论证(材料证实与逻辑分析)的结合来判别一个命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3.
4.
西方美学局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否定美学入手 ,文章对近代以来西方流行的六种美学观的局限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国,建立批判和怀疑为旨归的美学,是格外艰难并需要理论勇气的。这不仅因为当代中国人对“文革”中那种“打倒式”的批判记忆犹新,也不仅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对“反传统”的“反”有一种理性反思和清理的需求,更在于批判性和怀疑性的东西,在中国很容易与王朔式的虚无与调侃性文化相混淆,也容易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真理在握”的“道德理想主  相似文献   
6.
应该说,随着价值中心的解体和市场经济对个人欲望的带动,90年代初兴起的“晚生代”写作,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在中国登场的一次文学冲击波。只是,文学对现实的敏感,也同样伴随着作家们对“个体”的模糊理解。更多的人对“个体”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个性”、“群体与个体互动”的辩证关系上,就是满足于对“个人权益”、“个人主义”的理解。“晚生代”部分作家评论家虽然打出“个体即身体”的旗号,试图突破“灵”与  相似文献   
7.
否定中不包含肯定,审美不等于肯定,否定与肯定不同而并立,是否定主义美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传统美学中的“肯定”不能区分材料与性质的不同质、认同与创造的不同质,而审美由于是摆脱依附、循环与认同的状态,所以审美作为特殊的价值追求,不能被解释为肯定 。关键是:审美的超越其性质在于“离开”而不是“克服”,所以审美不是优于 非审美,美感也不是优于快感,而是两者不同而并立形成当代完整人格。  相似文献   
8.
历史不同论是在批判一切历史观念中建立自己的史观的,否定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将过去各种思想的描绘,改为对思想与思想之间价值关系的探讨。否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本体性否定,由此解构中国历史或思想史就由本体性否定关系的三个层次新构成。以其方法看中国学史则可分为学观念的变革史和学作品的鉴定史这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个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一个出入商海中的款爷也会动真心,这在学中和现实中都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事情,莫伯桑的《羊脂球》等不少中外作品早就接触到这个问题,现实中也能找到不少案例。如果我们承认妓女和款爷都是人,都可能某种程度上人性未泯,那么,产生真正爱情的可能就都是存在的。因此,评论界如果以商海和风月场所难有真正爱情的偏见,来赞美作家王晓云塑造了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妓女,那么我想,这种偏见同样可能遮蔽非商业性领域(比如说化领域)里的人将爱情工具化的问题——谴责商品会腐蚀爱情的人,未必不会把爱情作为生存快乐的手段变相的出卖之。  相似文献   
10.
按理说,有什么样的问题,便会有什么样的理论,但什么样的问题是属于文学本身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文学和非文学共同的问题,文学又如何以自己的立场面对这些共同的问题,对这一点的思考我们可能并不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