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格林柯尔系挑战海尔神话--冰箱业资产重组搅动竞争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   《科技创业月刊》2004,(8):52-53,69
我们关注的是2001年格林柯尔收购科龙以及其在2003年收购美菱的事件及其影响,运用部分财务数据以及图表进行比较分析,说明整合后的格林柯尔系作为冰箱行业的后起之秀如何与该行业领军人海尔竞争,成为海尔在冰箱产业最强大的对手,并根据相关分析对冰箱产业的未来格局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前言 梁啟超(任公,1873-1929)以善變聞名,但所謂善變,是思想表徵上的轉移,僅有觀點理論的變换或修正,而不涉及核心價值的結構形變?抑或在表徵轉移之同時,思想與人格信仰之内核價值亦有根本改變?若屬前者,則在不同階段的觀點理論轉移當中,當仍有隱潜的共同内核價值作其思想之内在指導,從而讓這些看來矛盾或紛亂的表徵轉移,呈現出深層的統一或内在發展理路.  相似文献   
3.
流量分析是网络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往往需要借助流量分析了解网络的状况,即4w+1h(who,what,where,when,and how)。  相似文献   
4.
怎么把零散的、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基于开源软件开发的小工具整合起来呢?这真是难倒了许多网管人员。有网管提出用“工作流”的思维整合它们。  相似文献   
5.
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网络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地提出网络化社会责任报告(E-CSR Report)的概念,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对网络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社会责任报告制定与管理的内部规律性与规范性。在此基础上,从识别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需求、社会责任实践管理、社会责任信息集成与信息门户的建立、E-CSR Report的制定与营销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E-CSR Report管理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组建IPv6实验网的实践,详细分析了IPv6DNS的体系结构、运作过程、地址解析、过渡阶段的DNS及组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支持IPv6协议的DNS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组建IPv6实验网的实践,详细分析了IPv6 DNS的体系结构、运作过程、地址解析、过渡阶段的DNS及组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6年2月28日,《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用户突破650万,在众多自媒体中优势日趋明显;5月17日,许知远采访罗振宇的视频《十三邀》在腾讯网点击量超500万;6月5日,《罗辑思维》推出付费服务《李翔商业内参》,当天订阅量破万.《罗辑思维》取得成功,得益于“云组织”的内容生产、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和专业主义的运营理念.  相似文献   
9.
一 關於教學計劃在苏联有广大的工業、運輸、通訊、贸易、财经、林业、农业、衛生、艺術等中等技術學校纲,通過這些中等技術学校纲,为国民经济部門和文化教育機關来培养各种熟練的中等技術干部。苏联中等技術學校共有三千五百餘所,在校學習的男女青年學生约一百五十万人。 (一) 按不同的專業,中等技術學校的學習年限,由政府规定三年到四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韩非子·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可见自孔子死后,直至战国末期,儒家派别甚多。但八派之中,影响后世最大者,厥惟孙氏(荀卿)之儒与孟氏(孟轲)之儒。而孟子上与子思(孔伋)之儒、下与乐正氏(乐正克)之儒都有师承关系,所以从子思经过孟子再到乐正克,就形成所谓“思孟学派”。思孟学派的主要精神何在,可由孟子与荀子学说要点的对照比较而得知。我们知道,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从唯物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的是荀子;从唯心方面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的是孟子。孔子论人性,只讲“性相近,习相远”。荀子则以为人性本恶,因而注重“礼义法正”的外部约束;孟子则以为人性本善,因而注重“善端扩充”的内部省察。应用到教育方法上,荀子注重“师法权威”,孟子则注重“启发诱导”。因此,孟子的思想,大体说来,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从性善论出发的),其方法是内省的(甚至是神秘的)。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