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马德里的提森美术馆与马德里合作金库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以花园为主题的《印象花园》大展,从2010年11月中旬到2011年2月中旬,历时约3个月,汇聚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大量绘画进行展示。该展得到苏格兰国家画廊与爱丁堡国家画廊的鼎力协助,并联合格拉斯哥大学教师即《在印象主义花园里》的作者共同策划。  相似文献   
2.
哈韦尔·卡斯塔内达从西班牙来到亚洲,归国时他带回一只充满色彩的箱子——照相机;他打开“箱子”,把其中的色彩“泼洒”上网络,随着鼠标的移动,场景随之变换。米歇尔探头看了一眼荧屏,那些色彩宛如彩虹般的鱼群,在液晶屏上嬉游,不禁由衷惊叹:“真是太美了!为什么不把这些色彩整束好办场展览?欣赏这样的展览,可以打破日复一日的平淡与单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靓丽。”哈韦尔很喜欢米歇尔的想法。他便用手轻轻抚摸“箱子”,彷佛在擦拭阿拉丁的神灯;  相似文献   
3.
马德里提森美术馆整个夏季都在展出《凡高最后的风景》,并与展览同步举行一系列相关的演讲和纪录片欣赏。该展的29幅油画中除塞尚的3幅、毕沙罗的两幅和杜比尼的1幅外,其余23幅都是凡高1890年5月20~7月底的  相似文献   
4.
第26届“拱”之大展(ARCO)于今年2月在马德里登场,271家画廊来自30个国度,其中22家的亚洲画廊远远多于去年的14家。当2006年“拱”之大展在西方渐具影响并于全球化趋势中,在艺术潮流的推波助澜及艺术市场的巨大潜力背景下,亚洲连同拉丁美洲,共同建构起今年“拱”之大展国际化策略的重要轴心。参加今年“拱”之大展的韩国画廊15家,中国画廊5家及1家以色列画廊和1家首次参展的伊朗画廊。  相似文献   
5.
玛丽亚·布兰查德(1881-1932)是20世纪初西班牙前卫主义大师之一,她与毕加索、加加罗、里维拉、格里斯、里普希茨和洛特等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与其中几位大师有过合作、但是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布兰查德没有获得与其艺术成就相称的平等认同。在她逝世80周年之际,为纪念其卓越成就并唤醒后人重视,西班牙马德里苏菲亚王后国立艺术中心和Botin基金会于2012年10月16日至2013年2月25日共同举办了“玛丽亚·布兰查德回顾展”。  相似文献   
6.
2007末年终、送旧迎新之际,西班牙小孩们也有所期待,期待那穿红衣、戴红帽、一大把白胡子的圣诞老公公带来礼物,这可谓一个全球性的大节日。以天主教为国教的西班牙过圣诞节的宗教意味仍较浓厚,店家的橱窗并不一定都有圣诞树或圣诞老人,但必须有耶稣在伯利恒城马槽诞生、圣母玛丽亚和圣约瑟守护一旁、从天而降的天使莅临道喜、东方三王赶来祝贺送礼的装饰。因三王骑骆驼未能在12月25日赶到,是1月6日才到,故该日定为“三王节”。  相似文献   
7.
马德里提森美术馆偕同马德里合作金库,首次汇集西方艺术史上关注“暗影”的代表作,展出百余位艺术家的绘画、摄影和电影录像共144件精品,并于展馆墙上书写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和西班牙现代大诗人阿尔贝帝有关“暗影”的诗篇,使观者在“文艺复兴”到现代“光影”课题广泛深入的赏析中,还可享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第26届“拱”之大展(ARCO)于今年2月在马德里登场,271家画廊来自30个国度,其中22家的亚洲画廊远远多于去年的14家。当2006年“拱”之大展在西方渐具影响并于全球化趋势中、在艺术潮流的推波助澜及艺术市场的巨大潜力背景下.亚洲连同拉丁美洲,共同建构起今年“拱”之大展国际化策略的重要轴心。参加今年“拱”之大展的韩国画廊15家,中国画廊5家及1家以色列画廊和1家首次参展的伊朗画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马德里提森美术馆从6月中旬到9月中旬举办《米罗:大地》的展览,在整个夏季用加泰隆尼亚艺术家米罗的70多件大师级艺术作品以飨观众,包括1918年米罗的个人首展到1983年他放下画笔告别人生的代表作。无论广义的诠释或仅象征意义而言,米罗的作品都与“大地”紧密结合,无论其出生地加泰隆尼亚、生活的人们、西班牙传统的民俗风情,甚或他对乡土草根和文明起源学说的着迷,到各种题材如感性的、多产丰腴的、地上人间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