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君毅(1909—1978)先生是一位精通中国、西方、印度哲学而又自成一套完整、精密体系的哲学家。留下遗著三十大卷,千万余言,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而言,颇具有改革开放、独立创造的意义。唐先生一生为求建立一个健全的人道主义哲学而奋斗,为能实现高度的“致中和”的社会和谐而奋斗。对中国思想与中国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香港法住文化书院在北京共同主办“唐君毅思想与当今世界”研讨会。周辅成先生应邀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言,征得周先生同意,将发言稿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吴先生是一位具有崇高理想、感情真挚、疾恶如仇的爱国爱民的诗人。昔日见面时,如咏其诗;现在读他的诗,则犹如亲见其面,亲聆其教。他常说“诗不能作伪”,他的诗,确实不是“无病呻吟”,有生命、有智慧、有真性情,有清澈透底的高尚人格和正气。  相似文献   
3.
论“礼失而求诸野”——儒学不能离开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儒学、儒教、孔学,在英、德、法,都分别译为“Confucinism,konfuzianismus.Confucianisme”,意即孔夫子主义。即以孔子为儒家始祖。但孔子留下作很少,“述而不作”,后人多半依其片言支语,再根据自己的观点、立场,作出种种解释,所以孔子与儒家未必相等,民间儒家与官场儒家未必相等。  相似文献   
4.
周辅成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即提出了社会“和谐”问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在他的伦理思想中,充满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2005年4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德国《时代》报记者与周先生就中德人民饱受法西斯暴政的灾害问题作了长篇访谈。2006年4月8日下午,笔者就中西方伦理学中的亚里士多德和儒家问题采访了周辅成先生,并邀请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孙鼎国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龙希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唯物论思想,是在和主张“天地万物以无为本”的唯心论(魏晋时期)、主张“神不灭”的宗教唯心论(南北朝时期)作斗争中发民起来的。在魏晋时期,曾经有过一阵注解“易经”和”老子”的运动,他们吸取了老子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注解。这运动代表了当时的豪门世族的要求。他们想把当时整个政治放在豪门世族手中,使君主“无为”,仅仅成为他们的工具。这个要求反映在哲学上便成为唯“无”哲学。它的代表人是何晏、王弼、荀粲等。他们曲解老子哲学,只提到“有生于无”,故意丟掉”有无相生”,并从而认为”无”是老子思想的中心;同时又说“圣人体无”,认为孔子也是以“无”为中心。何晏以这个意义去注解“论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想从往昔的一些事实就“教授治校”问题讲一点粗浅意见。“教授治校”,从字面去推论,有人可能认为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所高等学校,既然教师起主导作用,教授又是教师中的骨干,如果让他们主持一切,很可能会比行政干部好。有人曾比喻,“教授治校”犹如医师治病,我们总不能找外行人去给病人开刀或开药方。但是,事实上,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大家知道,“教授治校”是一个早已实行过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唐君毅(1909-1978)先生是一位精通中国、西方、印度哲学而又自成一套完整、精密体系的哲学家.留下遗著三十大卷,千万余言,是人类的宝贵遗产.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而言,颇具有改革开放、独立创造的意义.唐先生一生为求建立一个健全的人道主义哲学而奋斗,为能实现高度的"致中和"的社会和谐而奋斗.对中国思想与中国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香港法住文化书院在北京共同主办"唐君毅思想与当今世界"研讨会.周辅成先生应邀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言,征得周先生同意,将发言稿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