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今天大概已经没有人否认"电影是一门艺术"这一命题了,虽然肯定还有人在思考"电影是一门什么艺术"这一问题。我们已经理所当然地认为,电影需要说话,但也有人说过,电影的对白要尽可能地少,因为画面本身比语言能表达更多的东西。这时,《艺术家》开了口,来参与到关于"说话"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2.
彼得·伯克的《什么是知识史》凸显了知识史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身份,对于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知识研究而言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异质性。后者起源于时代转折和文化碰撞,具有高度的知识社会学色彩和低度的知识社会学理论需求这两大特点。如今,这种理论的缺失已经成为问题,知识史研究有可能成为反思这一问题的入口。  相似文献   
3.
姚孟泽 《世界文化》2012,(11):14-16
当笛福在三百年前写作《鲁滨逊历险记》(1719)时,他大概不会想到这部作品会为他赢得巨大的、然而又是令人诧异的名声。在最近一百年多年的学术活动中,笛福似乎已经被塑造成一位遗世独立的创作者和开创者的形象;并且,他的那些小说似乎在一开始就是按照文学经典的标准来创作的,其中的种种不足都被当做是创业艰难的体现,被我们这些居上的后来者带着优越感而宽厚地忽视了。但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大多数读者和出版商那里,这些作品却往往被归入儿童读物或通俗读物的书目里去,最明显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正>在今天,当人们需要肯定一个人的才能时,往往只会说他有才华,而很少再严肃地说他是天才了。很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在使用"天才"这个词时,往往暗含有"难以解释"的意味,或是和"少年"这样的词连用。举例说,我们愿意称赞喜欢指挥的舟舟是天才,却只愿说作曲家谭盾有才华。如果我这样说还算符合事实的话,那么这个事实正说明了人们对"才"这个字的某种理解——天才是只有"天"才能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而舟舟指挥音乐的能力,使人除了"天赐"以外,想不出别的解释来。一旦有"才"的是脱离了纯净根基的成年人,那便失去了"天降奇才"的神秘光环了。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受过正规文学教育的人——来说,比喻,充其量只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然而智利作家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中篇小说《邮差》将改变我们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网站上,关于麦克·山下(Michael Yamashita)的介绍是这样开始的:"作为《国家地理》的一名摄影师,麦克·山下在超过25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里,都将他对摄影和旅行的双重热情结合在一起。"的确,摄影和旅行界定了他的身份,但最初驱使他去摄影和旅行的,或许还是他日裔美国人的身份。麦克·山下是移民美国的第三代日本人,而在他的青少年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周围的人往往拿异样的目光来看待他这个有着亚洲面孔的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