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当今研究文化市场学术探讨课题之一,在这个主题之下,还有两个比较基本的子课题。一是文化对于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二是经济对于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我以为,这是常说常新、而今天显得尤为迫切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产业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只有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那么,我们应如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其迅猛发展呢?首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多年探索和发展,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无疑,这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其次,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性带来巨大冲击,跨国娱乐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入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鉴于上述两方面理由,我们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必要对中外文化产业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在开放条件下,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均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在众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那么,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3.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局之年,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我们有必要认真探寻推动文化音像事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当代文化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发展.文化市场迅速崛起,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文化市场发展变化速度之快.存在各类问题之多.一直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针对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制定了许多对策措施,开展过多次专项斗争和集中整治行动。比如在音像市场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刚刚过去的2004年有许多值得骄傲和珍藏的记忆;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去年也是一个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年份。文化体制改革,是2004文化记忆的关键词,是中央交给全国文化工作者的一份试卷.更是我们必须承荷践行的职责。中国文化正是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试卷和历史职责,充满信心也充满激情地进入2005年。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化市场主要工作大致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前文化市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今年文化市场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走私、盗版音像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屡禁不止,泛滥成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长期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上海市一批上规模、有实力、信誉好的音像单位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总量适宜,结构合理,规模经营,规范管理的市场格局,正版音像制品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去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把文化市场确定为“十五”期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内容之一和当年工作重点。为文化市场集中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8月16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是二十多年来文化市场管理工  相似文献   
9.
新春寄语     
我们欢送1997年,因为它为中华儿女铸就了双重辉煌,让整个世界都为中国喝彩──历经百年沧桑,香港如期归来,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挺起了骄傲的胸膛;回顾百年巨变,立足世纪之交,书写豪情壮志,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责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的篇章。催人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凯歌行进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举国欢庆百年盛事和世纪盛会的热烈气氛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丈化建设跨上时代快车,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就,中外文化交流事业也收获了累累硕果,迎来了又一个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