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荣方 《寻根》2012,(6):36-39
慈乌与孝 有一种反哺的乌鸦,也就是慈乌,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地位很高,因为它和中国社会最看重的"孝"相关联.《说文》解释乌时指出,"乌,孝鸟也".古代传说乌鸟能衔食反哺其母,所以乌鸟被称为孝乌、仁乌、慈乌.在传统说法中,乌有两种,一种就是平时所说的乌鸦,又叫老雅.这种乌鸦因为兆凶的缘故,人们都不喜欢.脖项白(或说嘴白)的那种才是反哺的孝乌,晋代王嘉《拾遗记》:"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有"慈乌"条,他将"乌"分为四种:"乌有四种:小而纯黑,小嘴反哺者,慈乌也;似慈乌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雅乌也;似雅乌而大,白项者,燕乌也;似雅乌而小,赤嘴穴居者,小乌也."  相似文献   
2.
尹荣方 《文化遗产》2017,(1):105-110
《山海经》"青丘国"及"九尾狐"形象出于"东方苍龙"中的"尾宿",因"尾有九星";禹在治水之时遇"涂山氏女"与"九尾白狐"的传说,是禹"治水"始于"箕尾"之间的曲折传承;禹"治水"绝非地上现实的治水活动,其真相关乎古人的"度量天地";所谓的"涂山",本意为"度量之山";从《书·禹贡》禹"导山"的记载可知,禹的治水,关乎天上的"银河",是以二十八宿作为天球上的坐标,来明确银河在天上的起没行径,天上银河的起源之地,正是"尾箕"之间,这是禹"治水"之始,得以遇见"涂山氏女"、"九尾狐"并与之成婚生子的契机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亥在《山海经》中的奇异形象,应该是先民对营室星“立象”的结果;为客观事物“立象”,将其符号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王亥的原型是营室星;王亥故事来源于先民对天上营室星的认识;来源于先民对营室星的人格化、历史化;王亥故事,其实质乃是一种星辰传说。  相似文献   
4.
一 近年,据传媒的报道,有些佛家寺院腊月八日,煮腊八粥施众,不仅佛教信徒,即一般民众也乐往喝一碗腊八粥.谈腊八粥的民俗与其起源,不能不谈它与佛家的因缘.南朝梁时僧佑<释迦谱>说释迦牟尼因长时间苦修,身形消瘦,有若枯木.有一牧羊女献上乳粥,释迦牟尼喝后,体力恢复,因而成道.其成道日,正是腊月八日,后世佛教徒遂于此日煮粥、喝粥,以表示对释迦牟尼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尹荣方 《寻根》2007,(5):43-45
"烧拔"是日语音译,指荞麦面条。日本人大多喜欢吃"烧拔",一般酒家,除各式酒菜外,大抵供应"烧拔",面条店自不用说,日本更有挂"烧拔"招牌,主要供应烧拔之店,路边流动烧拔摊,更是随处可见。日本人吃烧拔,独多讲究,每用绿茶和面,使烧拔呈浅绿之色,莹莹可爱。  相似文献   
6.
占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迷信形式,它与兆具有密切的关系,《说文》“占”下曰:“视兆问也,从卜从口。”占卜类的迷信在发展中演化出多种形式,如看龟的裂纹,看云气、星象、草木,用蓍草占卜等,“鸟占”是其中有相当影响的占卜形式。  相似文献   
7.
8.
《诗·豳风·狼跋》诗旨与所谓周初管、蔡等"四国流言"无关,《狼跋》陈述的是周人冬季季节性的"猎狼""献狼"礼仪;诗中的狼是人所扮演的仪式中的狼,所以才会进退有难,狼狈不堪;"猎狼""献狼"礼仪是上古四时巡守礼的组成部分,乃"冬狩"的准备性礼仪;诗中的"公孙",指"猎狼""献狼"礼仪的主持者,当为周公,此所以《豳风》诗多被认为与周公相关的原因所在。本诗诗旨,《序》以下多谓赞美周公,当是古来传承,不为无因。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清晨行走于草坪间,见草上,还有路边迎春花的枝条上满是露珠,玲珑透莹,那草那枝似乎灵动欲舞,想起温庭筠的诗句“露珠犹缀野花迷”,不觉为之驻足。我们的诗人很早就着迷于露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凄美的白露,《诗经》时代就让他们咏叹不已。  相似文献   
10.
东晋殷浩说:官本腐臭,钱本粪土。魏晋时却有诸多吝啬之人,其悭吝程度,令人发指。和峤人称钱癖。他的小舅子找他家要李子,他打发几十个了事;再要时,竟按所吃李子核的个数收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