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上世纪5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开始从事山东地方史与齐鲁文化研究,先后发表了《山东古代社会初探》、《历史上的山东》与齐鲁文化研究等系列论文、并主编多卷本《山东通史》、《齐鲁文化通史》、《山左名贤遗书》等书。其主要贡献,一是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今各种史籍的编纂体例,创立了编纂地域通史的新体例,为地域史研究开了先河;二是提出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山东地方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安作璋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从20世纪40年代起,安先生就在史学园地里辛勤地耕耘,在秦汉的官制、经济、人物、农民起义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卓著,在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和史料学等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成就,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秦汉时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负担过重、官吏贪污、地方谊强危害社会治安等。秦汉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对绥和阶级矛盾,维持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以后封建王朝统治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秦国以法家的赏罚理论为指导制定国策,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终灭六国.秦统一后,继承了法家不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加之专任刑罚,阶级矛盾激化,以致速亡.秦因法家思想而兴,也亡于法家思想.从秦运用"刑德二柄"的法家思想及专任刑罚到汉代采用礼法并用的"霸王道杂之"的转变大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这近百年的时间可以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大变化时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秦汉两代统治思想变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传家宝》是清代文人石成金编写的一部关于为人处世,生活娱乐,生儿育女,治病养生,生产经营等百科全书式的通俗著作。《传家宝》中宣传的孝道观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家宝》是清代文人石成金编写的一部关于为人处世,生活娱乐,生儿育女,治病养生,生产经营等百科全书式的通俗著作.《传家宝》中宣传的孝道现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颜氏家训》中的孝道观主要体现在重视对子女的孝伦理教育,主张父慈是子孝的重要条件,要求子女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尊敬父母,还要以礼安葬和祭祀父母。《颜氏家训》主要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观,但对儒家的孝道观又有所变通和发展,更适合了民众的需求。《颜氏家训》所宣扬的孝道观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晚清知识分子婚恋观的变化既受到了明清同情妇女思潮的影响,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结果。晚清知识分子婚恋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张婚恋自由、提倡晚婚和文明婚礼等方面。当时的知识分子一边批判旧的婚恋观,宣传新的婚恋观,一边身体力行,实践着新式婚姻。晚清知识分子婚恋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齐鲁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从西周时期的姜尚 ,春秋时期的孔子 ,到战国时期的孟子等 ,都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民众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认为君主需要民众的支持才能取得政权、巩固政权。他们主张 ,统治者不仅要从思想上而且要从行动上重视民众 ,处理好民众与君主、民众与国家的关系。齐鲁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强调轻神重民、民为邦本、民众决定战争的胜负、政顺民心等方面。(一 )轻神重民。夏、商、周时期 ,思想观念上的最高崇拜者是具有人格和道德意志的天 (神 ) ,政治上的最高权威是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