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天中 《收藏界》2012,(4):140-142
山水要不要写生,本来不成问题,是因为自古至今,一代代山水画家通过写生获取了自然的形与神,养成了人与山水合一的情怀,触动了绘画创作的灵感,但它竟然成为问题,是因为现在确实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山水画是不需要写生的一种艺术,似乎写生败坏了传统的纯洁。  相似文献   
2.
1874年,遥远的巴黎。莫奈展出了著名风景画《印象·日出》,印象派从此名声大噪。那时,与法国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新浪潮——“海派”——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因其作品的格调清新,而获各界一致好评。 “印象派”波澜 在法国印象派画家历史性成功后的1887年,一位年轻的日本人到巴黎学习美术,印象派成为其人生选择。印象派的外光写生画法赋予他无限的艺术激情,这个人就是黑田清辉(1866—1924年)。黑田清辉于1893年回国,立即在日本艺坛掀起巨澜。他以倾向于印象派的全新艺术观念,改造西画教学并创立…  相似文献   
3.
朱乃正是极富诗人气质的当代油画家。他习惯于用诗人的心灵和画家的眼睛对待生活,虽然他经历了那些排斥艺术和毁灭心灵的岁月,但他的诗人气质始终不泯。  相似文献   
4.
四、90年代以来的中国油画 90年代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文化艺术由此产生很大变化,市场经济的选择不但影响画家个人的艺术行为,也影响着艺术教育、艺术团体和艺术出版的走向。主流文化渠道之外形成非主流文化渠道,在绘画方面,意味着非官方的展览、出版、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5.
水天中 《科技文萃》2004,(12):163-168
1874年,莫奈在巴黎展出他那幅著名的风景画<印象·日出>.当时中国艺术界对发生在遥远的欧洲的这一艺术事件一无所知.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格调清新的作品,得到上层文士和市民阶层的一致好评.他们被称为"海派"画家--中国的"海派"是与法国的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新浪潮.  相似文献   
6.
水天中 《收藏界》2012,(3):134-136
山水要不要写生,本来不成问题,是因为自古至今,一代代山水画家通过写生获取了自然的形与神,养成了人与山水合一的情怀,触动了绘画创作的灵感,但它竟然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期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在美术方面,欧洲的油画被视为西方美术的代表。广州的贸易画、上海的圣像画是当时人们油画尝试的开端。随后西式美术教育先后在南北各地试行。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兰州,有人称我们的家族是“教师之家”。因为从我的外祖父开始,到我的子、侄一辈,四代人中当教师的占了大半。但我们家并不是“世代书香”之家,我的曾祖父是黄河上游山乡的农民,我的祖父只读过私塾。如果作为20世纪中国边远地区家庭化演变的一个特殊例证,也许有一些可以值得关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1874年,遥远的巴黎。莫奈展出了著名风景画《印象&;#183;日出》,印象派从此名声大噪。那时,与法国印象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另一波创新浪潮——“海派”——聚集在上海的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等画家,因其作品的格调清新,而获各界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