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此造句     
天才:我昨天才回来。吃饭:午餐买好了,临时有事忘了吃,饭菜都凉啦……急救:失火别急救人第一!天花:儿子啊!每天花钱花那么多不行啊!广东:我家住在中广东边的小巷子。广西:我家住在中广西边的  相似文献   
2.
阿祺     
阿祺是很普通的男孩,个子高高的、瘦瘦的,头发和眉毛都出奇的浓。他今年大概是13岁,由于他的年龄是班上最小的,所以每当别人问起他多大了,他就支支吾吾告诉人家他应该、可能、差不多、也许、大概、好像是13岁——阿祺的同窗们都已是14岁啰!不过,照阿祺目前的学习成绩再加上他母亲大人的意愿,他兴许很快就能变成班上最大的了——留级到师弟师妹们那里去了。阿祺尊姓乔,大名乔穆祺,可往往有些贫嘴之士光荣授予他“瞧不起”之尊号,所以阿祺在一怒之下命令每一个需要称呼他名字的人直call他“阿祺”,连老师也不例外。阿祺好口出狂言…  相似文献   
3.
艾斯卡尔,一位将新疆维吾尔民族音乐与现代时尚音乐融合创新的“朝圣者”;艾斯卡尔,他与他的“灰狼”乐队,始终视弘扬和传播其民族音乐为己任,历数20多年,这群民族音乐人以其全部热情,将维吾尔族音乐的精髓融合于现代流行音乐、摇滚乐之中,从而创造出独属自己风格的音乐经典。  相似文献   
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很多人在遇到挫折时,喜欢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可我总想来驳一驳。这是人家李白是遭奸臣陷害无法施展博学之才时发出的感叹,而现在有些人却在小挫折面前放纵自己。那些借着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应该使人类的精神冒出火花。谁渗透了音乐的意义,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日前,由文化部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顺利闭幕,文化部副部长李洪峰,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福建省及厦门市有关领导及著名音乐家吴祖强、周广仁、鲍蕙荞等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出席该届赛事的闭幕式。  相似文献   
6.
沫沫 《大中专文苑》2014,(12):25-25
诗人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  相似文献   
7.
沫沫 《留学生》2013,(12):35-35
对于郭敬明及其《小时代》现象,褒贬不一,争议不断。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郭敬明已经渐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一不仅国家出版社副总的位置坐得牢固,而且进军中国“大导演”行列——其编导的电影在国家广电部门审查下一路绿灯,票房一片飘红。一个以追求奢侈生活为终极理想、以富贵梦取悦读者的青年写手,正在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甚至成为中国青少年“标志性人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是谁“放大”了郭敬明?  相似文献   
8.
三高真不愧是重点高中,一个小小的中考也搞得这么隆重,竟然还要一二年级混坐。这就意味着,考试时我的同桌将是一个来自高二(4)班的陌生人。 结果头天夜晚复习时我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一个劲儿地想像我的同桌,同时虔诚地祈祷:男生女生无所谓,但千万不要是现代版卡西莫多,免得影响我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寂寞的女孩。从14岁开始。 2005年的秋天我踏进了我生命中第14个年头,快结束了我癫狂的少年生涯。整个夏天我都安静地坐在空调房里,吃着很甜的冰激凌,看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我记得书店里那个女孩有一双细长的含笑的眼睛,她长长的粉红的手指搭在暗色的书籍上分外好看。  相似文献   
10.
<正>其实我不太知道该怎么介绍中国航天史,我只能大概整理一些人和事,让你充满敬意和感动,想靠近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国航空的从无到有14世纪末期很多人不会提起航天的鼻祖大概是明朝的士大夫万户。万户手举巨大的风筝坐在椅子上,而椅子上绑着47个自制的火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再利用风筝着陆。谁能说这一原理和后来的“某某号”不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