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理论认为:含有介音的音节为CMVX,介音属于韵母.通过实验表明:端木三提出的CVX模式和复合音理论对于含有介音的音节的分析更为符合实际,即介音M和声母的关系更为密切,二者往往形成CM形式的复合音.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街道的名称一般由方位标记结合地名标记而成。其中,方位标记既可以放在地名标记之前,构成"东长安街""西长安街"等说法;也可以放在地名标记之后,构成"景山后街""景山西街"等说法。之所以形成这两种不同的表层言语序列,是因为输入—输出忠实性条件(IO-F)等动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作品中充满了死亡,而他本人又是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本文试图通过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来揭示海明威对死亡的关注的背后的哲学内涵。文章重点集中在论述海明威藉死亡以完成自己对悲观人生的表达的象征意义,并通过死亡升华悲观人生,以保持人类在重压——尤其是死亡——之下应有的尊严和优美风度。  相似文献   
4.
《书·舜典》中"玄德"一词,伪孔传之解说虽可通,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究的余地。以汉字构形、先秦"玄"字蕴含之文化意象为依据,"玄德"一词的新释应为"生德"。  相似文献   
5.
“以”是上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虚词,其与名词(N)的组合有“以N”和“N以”两种方式。对于前者的结构特征,学者已有定论。而对于后者,尚存分歧。本文以《左传》为语料,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结论:“N以”结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介宾结构,从来源上讲是“以N”结构的变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说文解字》中关于“转注”的定义作新的考证,阐明了“同意”及“一首”之意,并结合《说文解字》本身提出了关于“转注”的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明对于季节已经变得不太敏感,但古人则不然.季节(春)对于他们而言,隐藏了一种被荣格称为“集体无意识”的“生命-情欲”本能,它表现在文学、婚俗、民俗以及语言文辞等诸多方面.进一步追溯,可以看到这种“生命-情欲”本能通过语言文字凝固在汉族先民的潜意识之中,并从深层次上对文学的审美范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汉语词语存在单双音节选择的问题,所以其动宾结构有四种可能的形式,即〔1+1〕、〔1+2〕、〔2+2〕和〔2+1〕,其中〔2+1〕式为不合语法的形式。但是,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2+1〕式却又是合乎语法的。本文从普遍语法的角度,总结出三条基本原则来对上述现象进行统一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傣族说的不标准普通话是标准普通话在傣语、汉语方言等作用下的一种傣汉中介语.它以标准普通话为基础,同时又有许多项目与傣语和汉语方言相同或相似,而与标准普通话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本文以云南盈江生长的傣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及录音为语料,运用中介语理论和比较法来解释盈江傣族学习普通话过程中一定阶段的、静态的韵母偏误现象.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曾言研究文词语言,常可得人之思想或心理。本论文在对希腊字“amartia(罪)”以及中国文字“正”、“回”等作文字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之“正”和“中庸”为基础的道德观与西方文化中以基督教之“罪(amartia)”为核心的价值观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即二者都是偏离目标与指向目标的二元对立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儒家和基督教对这种二元对立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因此描述这一关系的立场也不同;而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中西文化的某种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