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民族主义是20世纪普遍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对晚清士绅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民族主义导致士绅政治参与扩大。满清王朝无力将士绅参与政治的新热情导向支持自己的方向去,反而使士绅从立宪主义立场转向了反对清王朝的立场,而士绅在民族主义的激荡下给晚清政权致命的一击。  相似文献   
2.
胡涤非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94-101,124
政治社会化是指公民政治态度形成的过程.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内地与港澳大学生的交往逐渐增多,经过十余年的频繁接触,两者的政治态度大同小异.同时,政治社会化媒介与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同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对内地和港澳大学生政治态度影响力的大小存在差异.针对内地与港澳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政治教育,对于形成整合的政治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在近代中国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等等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简单地把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归结为某一类型是不符合历史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在晚清时期都已经出现,只是由于时代的需要,种族民族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民族是一个源起于西方的概念,时至今日,它仍是学术界的一个主题话语。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传入中国后,打破了中国化主义而非民族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促使中国从“天下”走向世界,对近代中国国家建构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对民族主义概念的探讨首先要涉及民族的概念。作为一个起源于西欧的概念,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民族主义的形成又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二者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以及它在西欧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成功,对其它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但民族主义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理性地看待它。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与乡村治理——以广东省惠州市P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治理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社会资本是一个解释性很广的概念,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而反映出社会治理的总体状况。从社会资本内在的信任、网络与规范三个维度对乡村治理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从创建积极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索实现有效乡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水平较高;专业认同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影响专业认同的外在因素中,就业前景、专业教育和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等因素与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专业的传统性别定位与专业认同之间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