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都属于“世纪病”患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征:忧郁、冷漠和无为。本文从个人与自我、与他人和与社会诸关系不和谐的角度探寻罗亭和莫尔索如何成为忧郁、寡欢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多余人”和“局外人”,力图阐明他们在无为与反抗背后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李伯元的《文明小史》(60回)连载于"晚晴四大小说期刊"之一的《绣像小说》第1至56期上,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文明"为题,为"文明"写史的小说,它反映出中国维新运动时期各地区、各阶层物质和精神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小说像是一面哈哈镜,映照出新旧文化碰撞时官员、学子和百姓主动迎合或被动适应的扭曲形态,李伯元以反讽、狂谑手法使中国悠久的"柔远文化"变得可疑、沉重。《文明小史》开端于湖南永顺府沸反盈天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中存在着空白现象,如隐喻、暗示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形成的语义空白,省略式和隐藏式的结构空白等。巴赫金指出了陀氏小说具有"未完成性"的特点,但和英伽登提出的"未完成"(空白)有着不同的问题域,前者的动态主要表现在本文层面,后者的动态表现在本文和读者层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