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清森 《寻根》2008,(4):118-119
中国姓氏,各有起源,郑氏的起源则与西周晚期周宣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郑国有关。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厉王少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建立郑国,谥称郑桓公,为郑国之始封。后郑人以国为姓,传续至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郑清森 《寻根》2012,(1):118-120
庄子,名周,为东周宋国蒙人,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庄子》一书,十余万言,  相似文献   
3.
商丘地区地处河南省东部,坐落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环抱之中,北邻山东省西南部,东面和南面与安徽省接壤,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多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少考古发现非常重要,这对于反映商丘历史发展概况是很有价值的。一、早期考古学文化的重要发现商丘位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泥沙淤积较厚,古文化遗址埋藏较深,给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揭示该地区的早期考古学文化面貌,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曾对永城造律台、黑孤堆、曹桥、王油坊、…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上的豫东地区是个重要的古文化分布区,从地理范围上主要指今天的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西北部。先商文化是指商汤灭夏之前的商族部落创造的考古学文化,其时代与夏文化基本一致。近年来,豫东地区田野考古也有较大收获,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发现较为丰富的先商文化遗存,豫东东部地区的岳石文化遗存中也包含有先商文化的因素以及少量先商文化的遗物,这些都为探索豫东地区的先商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对于解决商族的起源问题也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豫东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原始农业是当时的支柱产业,渔猎业和家禽饲养业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制陶业、冶铜业、烧制石灰业等手工生产劳动已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生产劳动行业。龙山文化晚期,城址的出现和阶级对立萌芽的产生,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清森 《寻根》2010,(4):126-126
2007年1月17日晚,河南省柘城县牛城乡金庄建设农贸大市场时,挖掘机挖坏一座清代墓葬。次日,柘城县文物部门得知此情况,迅速派人前往工地现场,发现墓葬巳被毁坏殆尽。文物部门仅征集到墓志铭一盒,现存放于柘城县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孔子与商丘     
郑清森 《寻根》2013,(4):26-30
孔子先祖为宋国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后中国几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郑清森 《寻根》2020,(2):100-102
1985年3月,河南省永城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永城陈集乡丁集轮窑场征集到一件青铜■,现存于永城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青铜■通长35厘米,高15厘米,重3.3千克。该青铜■的流较长且宽,下附四个兽形足,夔龙形鋬,龙嘴衔住器物口沿。口沿下部饰窃曲纹一周,腹部饰瓦纹。  相似文献   
9.
河南永城南山一号汉墓1号陪葬坑出土一件铜锺,其肩部与腹部之间阴刻"上御锺常从盗者弃市"铭文九字。本文对铭文进行了详细考证,并根据历史文献,对铜锺发现于西汉梁国王陵墓地的原因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隋唐运河商丘段是隋唐运河通济渠的重要渠段,全长约199.7公里,大多埋藏于地下,保存基本完好。对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历史风貌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可以为研究隋唐运河商丘段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价值提供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