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说"一寸肠"     
唐人的习惯用语“(寸)断肠”直接来源于东晋南朝的流行用法。从东晋开始,“(寸)断肠”是一个带有佛教内涵的用法,而唐代用“一寸肠”指代自己亲骨肉的用法,其来源是东晋佛教译经中的“穷肠子”。对这两方面,历代辞书均未涉及。  相似文献   
2.
儒家仁学思想是杜甫一生的精神核心,它表征为诗人两大人生态度:生生不已的现实政治执着与人格独立的超现实政治追求。长安时期,干谒求仕的现实生活促使这两方面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性因素突显出来,由此诗人运用两大类具有历史审美心理积淀即具有比兴艺术历史的自然意象,通过这两大类意象的三种方式的对比运用,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苦心孤诣:对求仕的强烈向往与对人格不甘受抑的张扬。长安十年晚期特别是十年后兵戈起而诗人在个人、家庭、国家三方面—传统文化士人设计的自我实现道路—全面失落,使诗人产生了深刻的沉痛,由此,诗人以我现物,营造了两大类悲剧性自然意象来发泄自身的悲剧情感。  相似文献   
3.
佛教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广泛使用譬喻。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这些譬喻不可避免受到印中文化的影响。佛门“牛喻”便有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以及到禅宗《十牛图颂》的继承发展过程。“牛喻”有丰富的内涵,它与许多不同的佛教教义可以生动地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4.
虽然部派佛教广律是正统的宗教文献 ,但是 ,它也是口头叙述文学。佛教广律作为口头叙述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存在大量的套语 ,这些套语在不同部派广律中的使用有同有异。它的使用 ,在佛教广律中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杜甫与自然     
下篇 自然的张势 杜甫的一生是与大自然相融生长的,自然不仅启发了他的生命,而且作为他心灵的慰藉依托,成为他积极涉入现实政治生活的乐章的一组强音符号,使他唱出了垂震千古的悲歌,宋代王质曾说: 自古经行天下,其著者惟司马子长、杜子美为厂,其文其诗,皆宏伟洪博称之——岂不有所助哉! 然而,江山所助,究其价值取向,实质上是有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一方面使诗人更加热爱自然,天人情融,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另一方面,又使诗人以更强烈的入世精神,脱离自然,涉身于人道政治,构建相对独立于自然之外的政治实体。其深层关系,实际上是发端于并且统一于民胞物与的理想品格中的,民胞物与,不仅是天人情融所必须具备的人道主义情怀,而且也是建构政治实体所应达到的精神品德。但是,历代论者大多注意到诗人杜甫“忠义”、“每饭不忘朝庭”的入世精神而忽视了诗人作为真正的个人所应具备的感情心理,忽视甚至抹杀了诗人对个体生命的丰富的探求,也就是说,他们把一  相似文献   
6.
历来对黄庭坚《竹石牧牛》诗的评论存在着分歧的意见:或认为这首诗没有诗的“意味”,或认为它饶有风趣;或认为它“理不足”、“于理似说不去”,或认为诗有政治讽喻含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深受禅宗影响,其作品往往有较浓的禅味,或者喜欢在作品中使用禅宗或佛教典故,加上其用典灵活隐晦,往往让人难以得其真意。如果典故本意未明,就不能准确地理解黄庭坚的作品。古代注家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有可商榷之处,本文以具体例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佛教文学里,本生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这些本生不仅与印度民间文学有联系,而且与各个佛教派别特殊的宗教思想、文学传统、文学趣味有密切关系。比较梵语、巴利语、藏语、汉语佛本生《啄木鸟本生》,可以十分明显地见出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在传统文化中分析古典文学意象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完成于创作主体,然后落实于特定的文体(这一方面另文分析)。文本意象展示为天地自然意象、人心营构之象、社会人事意象、无象之象,而在文化精神的渗透、导引之下,它们呈现出向人文、虚象演进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民胞物与。物与,是杜甫仁学精神的合理外推,而同时,大自然以其所涵载的宇宙生气昭示着人类生命应具的秩序。诗人在其诗作中以喜剧性(自由)自然意象展示了这种心灵与自然双向交流的形上内涵:自然对生命的启示,在自然的映照中对人生悲剧的理性观照与超越要求;对“天人合一”的体认,是诗人宇宙化了的泛人性(“本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