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先生的学问,近300年来一人而已!——傅斯年学生都来了,助手黄萱摇了摇铃。陈寅恪忙起身离开书桌,换好了长衫,拄着拐杖走到西面的大阳台,摸索着坐到黑板旁的藤椅上,准备上课。1953—1958年,岭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这是陈寅恪一生最后的课堂。2012年3月,他为学生上课时的形象化身一座铜像,凝  相似文献   
2.
3.
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文丛编委会邀我们编辑此书。书中所发表的先父诗作,除《寅恪先生诗存》已刊出者外.并增加了我们姐妹自“文革”后十余年来多方设法收集到的父母诗稿。编排顺序,大体上按照父母亲生前共同商定,由母亲执笔编写的诗稿目录。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主要对某些诗因来源不同而文字略有差异者作了说明,其他基本未加注释。在父新诗集后面,附上了母亲的诗作,这是因  相似文献   
4.
父亲陈寅恪年轻时就喜欢京剧和外国歌剧,失明后全靠耳听,家中没有能放唱片的留声机,但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它成了父亲工作之余的宠儿。无奈收音机的收听效果不佳,于是请一位工学院的年轻老师来帮助调试,美延已忘记他的姓名,只记得他湖南口音重,将“铜”说成“teng”。他加装了一条天线,是用长铜线在室内沿壁环绕后再伸向室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