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阅读是语言的四大技能之一,是基于听、说技能基础上更高一级的基础技能。阅读技能的训练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始终。阅读在学习英语的每个阶段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创造性阅读更是如此,它是指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探索,在所读作品中获得新的启示,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产生新的思想的一种阅读方法。它不只是满足于对文本原有内容的单纯接受,而更强调在文本基础上的创造性收获,是一种高水平的阅读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课堂授课经验,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剖析如何将创造性阅读方法运用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2.
Jane Eyre is considered Charlotte Bronte‘s masterpiece and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novels in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Jane Eyre.  相似文献   
3.
自1976年Leech提出"礼貌原则"以来,人们就对礼貌原则进行了一些研究.礼貌原则是说话者用来缓解话语力的一种策略.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当中.本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礼貌原则及其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使师生之间的交际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更成功,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陈颖聪 《科教文汇》2007,(6S):163-163,193
不同语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概念化的方式可能存在着系统的差别。概念化的方式不同,会影响到有关词语的语法表现形式。名词、动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首先进行概念化的词语,名词概念以实体为主,体现为一定的空间性,动词概念以动作行为为主。体现为一定的时间性。本文试以名词概念化过程中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合一到空间性与时间性逐渐分离的情况为考察重点,说明一种语言的概念化的历史变迁是如何影响其语法结构的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语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概念化的方式可能存在着系统的差别.概念化的方式不同,会影响到有关词语的语法表现形式.名词、动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首先进行概念化的词语,名词概念以实体为主,体现为一定的空间性,动词概念以动作行为为主,体现为一定的时间性.本文试以名词概念化过程中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合一到空间性与时间性逐渐分离的情况为考察重点,说明一种语言的概念化的历史变迁是如何影响其语法结构的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培养具有一定翻译能力的大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学生的翻译能力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译教学的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65年,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在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链条中,它在孔子与孟子之间补充了一个新的环节,从而为研究先秦儒家学派对《诗》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的广州,妓馆林立,生活在这里的妓女们的思想、生活,应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她们作为一种复杂而敏感的特殊群体,却长期存在于主流学术焦点之外。招子庸的《粤讴》及当时的文人竹枝词,从民间诗人的角度,记载了清末民初广州妓女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的情思,为后人深入了解清末明初的这个群体,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儒家诗论强调诗是人情感的抒发,其反映并影响着社会。宋人在继承这一理论中,走出了一条直抒己见、对社会人生纵横议论、既继承唐人又不同于唐人的创作道路。在此理论下形成的宋诗,被明代复古诗论以“宋无诗”予以否定。然而宋诗及宋人的诗歌理论却一直影响着明人对诗歌的探索,对宋诗的接受主要表现在认清继承中的墨守与创新、法其法与法其所以为法、抒情与议论等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0.
鲁庄公十年春,当时还是一个普通百姓的曹刿,以一个偶然的机会,率领鲁国军队,在长勺一役中大败齐军。在指挥战斗中,他临危不惧;在对战局的分析中,他以“再衰三竭”之论,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正确的判断能力。这次的战功,如论者所云,的确是伟大的。然而,在战前,他对国内形势的估计,却概括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以为国内的文武官员都是平庸之辈,不能担当这场战争的重任。鲁国的官员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