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于自己的乳母和师傅,皇帝们大多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由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异乎寻常起来。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帝王之子必由乳母喂养。《礼记·内则》日:国君世子生三日,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之,“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这里所言为先秦之事,但之后帝王之子必配乳母异室抚养一事基本上得到承袭,即谷应泰所言:“人主生在襁褓,则有阿姆之  相似文献   
3.
在《老》学的研究中,有一个被学术界长久忽略了的问题,这就是它的道德学说。其实,《老子》的道德学说不仅有一个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也曾在历史上其中特别是魏晋时期的道德重建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我们知道,《老子》的思想以自然为本体,一切的理论都以此为基点而展开,其中自然也包括它的道德学说。道德是一门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学说,关于人性的界定是它的首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老子》没有直接的论述,也没有像儒家那样抽象出一个'"恶"或者"善"的概念,但是,通过它的有关"归根"、'"复命"之说,我们仍可以窥视出…  相似文献   
4.
张湛是东晋中后期的著名思想家,对于人生有较为深刻的思考。他将人体分为形骸与心两大部分,进而论说道,理想的人生应是世俗欲求的满足(形骸)和精神意境的超越(心)二者的完善结合。即肯定人的各种基本欲望但不过于执著,注重精神意境而不陷入空想。如此,既能享受到现实人生的欢乐,又能领略到精神超越的快慰  相似文献   
5.
魏晋是道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巨大作用的时代,其发展阶段:建安年代是道家人生哲学挣脱外在束缚,追求人生真实的内容迅速扩展的时期,以曹丕、曹植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以此为指导,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思想的解放、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道家人和哲学的扩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道家人生哲学走进生活的一个必然的阶段。魏晋之际的竹林时代是道家人生哲学在理论上获得重大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代,道家的人生哲学获得了较深刻的理解和实践,道家学说成了竹林士人不二的选择,成了士人的人生指南,而在对道家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实践中又呈现出了多样性。至东晋,随着郭象等人内圣王思想的普遍认同,士人对道家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实践趋于一致,人生被切入到审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由于其统治思想——天人感应神学强调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性,同时安定统一的社会又通过察举、征辟等手段为广大士大夫于群体之中确立个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两汉士大夫热衷于积极入世,醉心于建功立业,自觉地将个体融化于群体之中,很少思考自我的真实存在。但时至东汉下半叶,情况发生了一大转变,被淹没甚久的孟轲所树立的个体人格观念逐渐在社会上蔓延开来,出现了对精神意境的向往、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对个体真实存在的思考。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一方面固然与人类的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东汉后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丰满地凸现出来,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死亡之神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这一范围内,其镇压规模和残酷程度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也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本文拟就这一事件发表一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产生党锢之祸的原因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都应该从它所在  相似文献   
8.
唐代《老》学对内在权威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老》学对内在权威的建构马良怀在《老子》学说发展史上,唐朝是继魏晋之后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代,其中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人们已经开始探讨运用《老子》的理论来指导修身、治心,进行内在权威(即通过伦理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与社会的存在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9.
曹操,一位名垂千古的英雄,然而在他的胸膛内跳动着的,却是一颗相当自卑的心。这英雄与自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曹操的自卑心理,来源于他的宦官家世。曹操的祖父曹腾,幼年时遭到阉割而送进宫中充当太监。他在侍奉顺、质、桓、灵四帝的过程中,凭借着机警和手腕,不断得到升迁,最后官至大长秋,于宫中用事达30多年之久,是东汉后期著名的大宦官。按理说,遭受阉割的宦官是不可能生儿女的。但东汉后期宦官势力不断扩大,为了使其财  相似文献   
10.
翻开我国的历史典籍,便可清楚地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大凡国政走向衰败或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总有一批人挺身而出,为清除弊政或挽救民族的命运而竭诚尽力,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由于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生死存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称之为“忧国之士”。在腐朽衰败的东汉后期,就曾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忧国之士,成为当时社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全面认识这批忧国之士,不仅对于深入了解东汉社会的历史是必要的,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上类似的社会现象亦能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