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宜宾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之所以如此,不乏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揭示川南宜宾誉称为“酒都”的物质文化因素。即:优越独特的先天人文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质丰厚的果园谷类种植业造就的坚实原料基础;悠久众多且精心打造的都市古窖糟房;优选多种粮食、合理配和原料与古窖精酿方式的酒业生产;高新技术与科学优化酿造和系列名酒品牌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式的酒文化创造等五方面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是宜宾作为孕产“五粮液”之母,作为中国酒业基地和龙头,誉称“酒都”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易》太极寰演模式是——宇宙时空周寰运转、返演开新。寰演着的时空,本质上没有绝对的初始点,只有相对的起点。太极发动,运化为分合对转的阴阳气态,形成最初的天象,呈现出不同的性状和层级,分衍成星云星系星球等各类星体及万象物类;由“太极发动到演化生成吉凶大业”的变换流布、寰张廻缩,是《周易》经传描述的宇宙时空机理图景,就是《周易》时空的寰演模式;易卦爻象网络系统揭示了这一模式的规律法则、性质功能和原理机制,全息涵映着天地人演化的物象态势和时空运程。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四川宜宾宴饮类型习俗、酒谚民谣俗语的产生、人事交往礼俗等三个方面。阐述川南民众的酒俗风情及其人文精神,指出源长厚重的宜宾酒业、酒文化所孕生出的朴实浓美的酒德、酒礼、酒仪、酒行、酒宴、酒乐、酒歌与仁义和美的酒俗精神,是宜宾成为“酒都”的极重要而又特色鲜明的精神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4.
该文是探讨酒文化的系列论述之二。文章从“打窖造酒、文兴酒传、美醇润和”三个方面阐述酒都宜宾承扬不息的酒情习俗。指出:选窖精酿的酒业生产与追求醇和的酿酒理念相互促进、美酒润文风与美文传美醇的交融合一,形成了酒都民众纯美的谐和精神。这种“和美”精神,是对《周易》“大和原理”的实际运用,是中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优秀文明在地方文化中的物质与精神性的体现,是宜宾美酒代出不穷、传扬世界的文情民风基础,是孕生华夏“酒都”的精神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5.
本指出“大和原理”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大和原理”的运行方式是“乾坤交感”,实现“乾坤交感”的途径是“阴阳和谐”,要达到的状态(结果)是阴阳互化的“中和”状态,即达到事物的“和谐”。“大和原理”在人道方面的表现是仁智礼义,理性情命,对国家政事而言即是“天下合一”的理想。总之,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无不遵循“大和原理”而发生演化变革,从而达到事物的“大和”之境界。  相似文献   
6.
廖平“六变”学术体系从起轫到大成的更革层进与宏广境域,其学术六变可分前三变的“人学”和后三变的“天学”两大阶段。“人学”含“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小统大统”学术时期,天学含“天人之学”、“天人大小”、“天人合圆”时期。凸现其“考辨今古翻译经典、以经证经寻求大义”,思创变新的学识学力、治学方式与研经特色;展示其汇纳中西彼此互师、开启地球新义、共球一统舍发的治学深意、学问思想和理念主张;显现其承扬张大中华文统文明、振兴国家民族的志向雄心、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从而得出:在新的时代,应以新思想新科学,努力揭示阐扬廖平学术的现实功能、价值作用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廖平的学问思想是:尊经尊孔,考辩今古,“改制待后”,人类圆和.承扬中华文统,开启地球新义;理念境界是:尊经尊孔不尊专制,追天追人更追真理.首倡“素王空言”改制,共球一统合发;其学问终前待后,启发来者习须运用科学方法,吸取人类新思养料,结合国情,阐扬儒学的现实意义功能,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理论.  相似文献   
8.
周易人道现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的一种总看法,它产生于人们对天人地的观察效法.周易人道观的核心是“仁义“,仁义就是爱人利物,厚重利他,适宜应该,公正合理,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易卦是周易人道观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手段(工具).  相似文献   
9.
廖平“六变”学术体系从起轫到大成的更革层进与宏广境域,其学术六变可分前三变的“人学”和后三变的“天学”两大阶段。“人学”含“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小统大统”学术时期,天学含“天人之学”、“天人大小”、“天人合圆”时期。凸现其“考辨今古翻译经典、以经证经寻求大义”,思创变新的学识学力、治学方式与研经特色;展示其汇纳中西彼此互师、开启地球新义、共球一统舍发的治学深意、学问思想和理念主张;显现其承扬张大中华文统文明、振兴国家民族的志向雄心、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从而得出:在新的时代,应以新思想新科学,努力揭示阐扬廖平学术的现实功能、价值作用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