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各部门对高校实验室投入不断加大,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得到更新替换.因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以达到较高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实验、科研、教学.  相似文献   
2.
从文艺复兴以来,人道主义就是欧美资产阶级各主要文学流派共同的思想基础。探讨欧美文学问题,决不能回避对于人道主义的评价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人道主义的评价问题上,曾有过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它视为某些抽象的“全人类的善良品质”而顶礼膜拜;另一种是不分皂白地判定它“从来都是赤裸裸的欺骗”而全盘否定。两种倾向两个极端,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加区别,不作分析,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小说《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写于1835—1843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汉译本,最近重版了,值得一读。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提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巴尔扎克的这部著名小说,确实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段名言提供了形象丰富和生动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盛名。《项链》和《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米龙老爹》、《两个朋友》、《菲菲小姐》等一样,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的佳作。《项链》之所以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名篇,首先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小说的主人公玛蒂儿德是个追求虚荣的典型女性。她是个“漂亮迷人”的女子,但生长在一个没有金钱和地位的职员家庭里,因家里没能给她一笔可观的陪嫁费,就没法让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认识她”,“爱上她和娶了她”;她只好嫁给一个同她家的地位相当的一个小职员。玛蒂儿德虽然出嫁了,但她的虚荣心有增无减。她总觉得凭自己  相似文献   
5.
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的著名剧作家,他的创作是以“社会问题剧”而闻名于殴洲剧坛的。他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即妇女问题。他非常关心妇女的命运,一贯主张妇女解放。他曾说过:“现在的殴洲里,正在准备着改造社会关系;这种改造,主要的是要解决工人和妇女的将来状况的问题。我等着这个改造,我为着这个改造而兴奋,我愿意并且将要用我的终生的一切力量为着这个改造而行动。”①《玩偶之家》(1879)等剧本的创作,可以说是易卜生以实际行动履行他关于妇女解放的诺言。  相似文献   
6.
开县老年报道组自1993年9月成立以来.在开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特别是老龄办、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县民政局、县属新闻媒体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学习时事政治要闻,请相关新闻媒体编辑、记者讲解新闻写作知识,交流采写体会.围绕党的中心和县委、县府工作重点,讨论研究开县地区的新闻.特别是老年报道工作。18名报道组成员,克服年老、体弱的困难,利用退休后的有利时间.经常深入乡镇和县级部门调查研究和采访,积极向全国各级有关报刊、台、杂志写稿,  相似文献   
7.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他是个多产、多才的作家,在诗歌、戏剧、小说各个方面都有可观的成就。长篇小说《笑面人》是雨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的政治立埸和小说的主题雨果在青年时期曾拥护过保皇党,但一八二四年以后走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崇拜拿破仑。一八五一年,他因反对拿破仑第三政变而被迫长期流放;流亡在国外长达十九年。他在流放前和流亡期间,已成为一个坚定的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一八六九年发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光电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引入智能手机。通过展示、开发一些手机探测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光电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利用手机摄像头,给出了基于摄像头的一个简单计数器,实现光电计数功能。将最新的科技产品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教师的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文科生大部分不喜欢物理,而且大部分是带着初高中时的厌恶情绪和压力来上物理课的,所以如何给学生减压,提高学生兴趣是上好第一节课是一个关键,该论文从考试方式、教学内容、今后生活和工作需要等方面入手,并且分析了若干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进一步对文科物理的内容有所了解,重新对物理树立好奇心,觉得物理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应该多学习一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