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学课程各个层面的转变:教育目标中专注技术训练,转变到发展广泛的能力;教学内容由强调纸笔运算,转变为强调计算机与计算器;教学活动由指向与强调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变为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提供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2.
提起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各位教师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如:三维目标、问题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等,但是一检测教学质量,情况可能就不是那么轻松了,班级平均分一定会相差很大.究其原因,问题可能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很浮浅,课堂教学往往是花里胡哨、云山雾罩、松松散散或照搬课本.  相似文献   
3.
先出示引入题“350减去240,差是多少?”让学生计算后,把“240”改成“80乘以3的积”.在学生读题后,可问学生如下问题:①这道题最后求的是什么,能一步算出来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二次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用二次函数的观点审视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图像因为是曲线,关系式变化形式多,应用比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抓住重点组织教学,立足整体设计教法,帮助学生系统把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明晰二次函数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利润类应用题是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这类应用题生活性较强.教学中,笔者运用"抓住关键词,牵牛鼻子"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效果,这种方法主要是打通了解题思路,抓住了解题关键,同时,可以突破全部应用题,强化巩固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品味数学美     
数学美是一种和谐的、抽象的艺术美,具有简洁性、统一性、对称性、奇异性等表现形式,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应揭示教材里潜在的关系因素,使学生认识数学美;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数学美的机会,发现和感受数学美.  相似文献   
8.
体育竞赛是推动学校群体活动普及与提高的强大动力。体育竞赛项目繁多,方法各异,其精髓就是它的竞争性。竞争对手越多,水平越接近,竞赛方法越科学,竞争则越激烈,对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的作用也就越大。但是由于我们农村中、小学规模较小,同年级分组比赛竞争对手少,加之竞赛方法老一套,所以师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就会出现:赛前不训练,赛时瞎胡干,不管胜与负,应付过去就算完的消极现象。使运动会开得松松挎挎流于形式。这种现象长期地困搅着我们。要想改变这种不良局面,非改革竞赛方法,提高竞争机制不可。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在江苏省全面实施已有三年多,现在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还存在一些困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我曾经读过特级教师吴非的一篇文章《要将自己教成"学生"》,文中讲述了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自身听课、学习的感受,考虑学生的听课、学习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才能使教与学交融,最后得出教师学习与学生学习感受是相通的.是啊,我们有些数学教师在平时数学教学时,往往"目中无人",仅考虑知识的特点,而不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好像这里就应该这样教学,很少想到学生学习时的感受.这样的教师时常会怪罪学生,为什么我的教学,学生就学不会呢?我认为.这样的教师是在教书,而不是在教学.因为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学得情况,而教书往往是在传授知识,从不顾及学生的"死活".我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经常结合自己学习的感受,想学生学习的规律,需要慢节奏的就慢下来,知识不好理解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