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体育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磨刀”过度,“砍柴”不足,这是形成我国体育理论研究“表面繁荣、实质空虚、效率低下、众人不满”的现象症结所在.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目的是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来,供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
把握激励运动员的最佳时机,就是指充分利用运动员所处的那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或利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促使运动员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并使其转化为行为,去实现预定的目标。研究激励的时机,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激励理论,对于广大体育工作者,尤其是教练员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据科学测定,一个人平常表现的工作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工作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50%左右的差距。因此,教练员必须掌握激励艺术,以便针对运动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人、因事、因时实施激励,从而充分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理论研究若干倾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若干倾向是形成体育理论研究“磨刀过度,砍柴不足”现象的症结所在。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前南斯拉夫教练、世界著名中锋乔西奇来中国讲学时曾多次指出:“中国队的致命弱点是对抗性差”。造成我国球队对抗性差这一弱点尽管有其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