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70篇
文化理论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邮市,最受人们欢迎的也许就是小型张(包括小全张)了,几十几百元一枚的早就数不胜数,成千上万元身价的也已见多不怪。小型张作为邮票中的佳品,因设计精美和发行量较小,始终备受广大集邮者与投资者的喜爱,被人们称为“邮市贵族”。1956年1月1日发行的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小型张,拉开了新中国发行小型张的序幕,并开创了一套邮票多枚小型张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吴伟忠 《收藏》2006,(2):98-99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62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种面值,13种版别。目前,这两套人民币都早已停止流通,进入收藏领域了,其中不乏珍稀品种。笔者经过多年的比较分析,现将这两套人民币(共计75种版别)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级5种,二级5种,三级10种,余下的55种皆为四级。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疆域广大、政权林立,货币发展历程长、演变大、各时代遗留下的钱币实物浩瀚如海。其种类之多、形制之烦、数量之大、分布之广,在世界货币史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一直到清末的机制银元和铜元,千姿百态的古钱币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吸引了无数的爱好者和收藏研究者。千百年来,古钱币历经沧桑,久经磨难,现存世数量已越来越少,有些甚至成为孤品,其投资收藏价值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4.
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可读性强,欣赏价值高.以前的人家里,谁没有三五成套地搁着?渐渐地,家里的孩子长大了,随着住房的搬迁,那些代表了一段过去岁月的"小人书"大多散落了.如今连环画已成了集藏品市场的宠儿.据行家们认为,连环画在今后若干年里将有可能大大升值. 是否升值要看七要素 近几年来,随着连环画精品的艺术价值逐渐被世人发现,一些早期版本由于难觅成了当代文物,投资连环画的人越来越多.连环画的升值潜力已不可估量.在此掌握连环画升值的七个要素对连环画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吴伟忠 《收藏界》2011,(7):110-112
最近一两年来,书画、瓷器、玉石、邮票、钱币、杂项等藏品"涨声"持续响起,就连以前一直属于小众收藏的古籍善本也日益升温。近期有市场研究人士分析,古籍善本很有可能会是收藏品投资的下一座富矿。古籍善本虽说具有极高的投资收藏价值,但在前些  相似文献   
6.
昔日随处可见的“小人书”,如今竞成了收藏市场的宠儿。“小人书”学名连环画,它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欣赏价值很高。据悉,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连环画拍卖会上.一些老版“小人书”升值很快,数千元、上万元成交一本的比比皆是。日前,笔者走访了全国著名的连环画交易场所——上海文庙旧书市场.采访了资深连环画营销商杨先生,  相似文献   
7.
沉寂了13之久的中国邮票市场终于在近一年多以来强势暴发,已经在底部徘徊了很久的各种邮资票品都出现了十分喜人的升幅,尤其是以“80年庚申猴”为代表的生肖邮票更是涨势惊人,目前单枚“猴票”市场价已达到1万多元,而整版“猴票”的拍卖价早已超过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8.
从1997年4月起,我国邮币卡市场在高潮后逐渐褪色,已经持续下跌了七八年.但是近两年来,现代金银纪念币的收藏形势越来越被人们看好,它作为一种极具投资价值的钱币收藏品,已为许多普通投资者所青睐.  相似文献   
9.
吴伟忠 《收藏》2007,(12):140-140
沉寂了10年之久的近现代机制币市场终于又活跃起来,流通纪念币和金银纪念币等板块轮番不张,但最出乎意料的却是以“袁大头”(见图)为代表的近代银币价格涨势最为惊人,绝大部分品种升幅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都超过了百分之百甚至更高。近代银币的价格长期以来一直都很平稳,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普通版“袁大头”“孙小头”、川洋、船洋等低档银元价格就一直在50-60元左右徘徊,这么多年的盘整走势造就了近代银币的底部基础非常扎实。  相似文献   
10.
吴伟忠 《收藏》2012,(11):78-79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其自身具有天然的货币职能。战国时期的楚国金版(亦称爰金)是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据考古资料介绍,金版的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故地,金版上的印文也多与楚国有关,目前存世数量最多的郢爰就是在楚国都城所铸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