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体育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大清邮政开始,邮政营业窗口收寄包裹,最初开始使用垂砣磅秤称量重量,然后使用扇型磅秤收寄包裹,但都需人工计算资费,填写包裹详情单,比较费时费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包裹的寄递数量连年上升,如北京市邮政的出口包裹数量1970年比1965年增长了173%,上海市邮政出口包裹同比增长79.2%,使用户在办理包裹邮寄时的等待时间大大增加,为改善窗口营业环境,迫切需要减轻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2.
唐宏浩 《上海集邮》2008,(11):44-45
2008年2月初,北京“大宗邮件称重制签收寄系统”制作的标签开始使用新的防伪纸,俗称“修饰版”。新标签的主要特点是:绿色的中国邮政徽志和黑色的“中国邮政CHINA POST”铭记分为三部分,各部分油墨不相连。迎光斜视可见明显的立体感,在紫外光下不显荧光,纸色明显发白,比原先所用的标签纸薄而且软。目前见到的最早使用日期和邮局为2008年2月3日、东区大宗邮局(图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