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在美的欣赏与美的创造中的心理运动规律。这种审美心理运动规律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同时也包括审美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能力,以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个性与共性、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年时期多吃含铁食物,注意补锌,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低脂饮食,可防止老年时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美学审美心境构筑论三题李天道中国古典美学极为注重审美体验活动中主体审美心境的营构,追求一种超越心态。弥于六合,敛于方寸,吞吐烟云,腾踔万象的审美体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收神涤心、浣濯肺腑而营构出的心和气平、洞然无物的审美心境.即如《庄子·天道》篇...  相似文献   
4.
水做成的刀     
刀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自从人类发现铁以来,刀就被制造出来了。日常生活中的刀有很多,什么剪刀、菜刀、水果刀、铅笔刀以及手术刀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刀。这些刀有一个特点:它们都是金属制成的。那么,假如有人对你说“水做成的刀”时,你会有什么样有的感觉呢?我们早就知道水滴石穿这个道理,但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利用水的这个功能。现在,水刀的诞生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科学家利用这个简单的原理发明的水刀,能够喷出大约三倍音速的水流,可以切割各种非金属物质,或者做各种表面的特殊处理。如果在水流中加入细小的砂子,利…  相似文献   
5.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极为注重主观体验,着重心灵领悟,要求审美主体应在一种宁静平和的审美心境中直观人生的妙谛,在一种永恒悠深的时空结构中体悟宇宙的奥秘。正是这种虚静空明的审美态势,使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在审美活动方面形成“即目”与“神游”等两种主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观照方式。前者强调“寓目辄书”、“即景入咏”、“应物斯感”,要求即目即景,重视所见所睹,认为审美主体必须走向自然,以当下的观物活动作为审美思维的契机;而后者则偏重于“凭虚构象”、“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学一直把“清静”看作为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就美学意义而言,“清静”,或谓“清静”之境既是一种原初构成域又是一种最高审美境域。这种视“清静”为原发生构成态,经过升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又复归于“清静”的观点,体现了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即天道生生不已,周流不居,“美”的构成也是如此,既生气流荡,生生不穷,处于永不停息的创造和革新之中,同时又周匝无垠,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构成境域,圆融无碍、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7.
消费时代的到来,文艺在逐渐融入大众文化,现代生活日渐审美化和审美的日渐生活化,使文艺创作的神圣性受到消解。原本确定而清晰“雅”与“俗”的这对美学范畴正变得疑惑和模糊,经典的逻辑背景不断被命意裂变所抽空。文艺创作失去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神圣地位;儒家美学在审美追求方面,强调乐而不淫、求仁得仁、文质彬彬、克己复礼,温柔敦厚;人生审美态度方面,推崇并倾慕于“雅”,追求温文尔雅;道人品操守与审美创作则标举雅正、正统和雅致而鄙弃淫俗、浅俗和粗俗。所有这些,都是当下重建文艺美学可资我们揭示、去蔽,并加以重新解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和”,又称中和。《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人格的建构来讲,“中和”指性情的适中,不偏不倚;从天地宇宙的建构来看,“中和”指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不断地运动、变化,同时又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阴阳的交替,动静的变化,万物的生灭,都必须“致中和”,即遵循“中和”这种客观规律,以使“天地位”、“万物育”,构成宇宙自然和谐协调的秩序。可见,“中和”既是人道,也是天道。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美学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与追求,“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相互贯通”的原则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表明,美学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用现代美学理论作为新的坐标参照系和透视点,系统地分析、审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揭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奥秘,由此来建立新的科学体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着重考察了本世纪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着重强调“相互贯通”方面的内容,并进而指出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相互贯通、重建的可能与必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美育思想最为独特的品格与审美诉求就是对人生与人品的重视.就中国美育思想来看,所谓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因而,美实际上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也即一种心灵境界与审美境界.这样,遂使中国美育思想的审美价值诉求与中国古代人学的人生价值诉束、审美境界追求与人生境界追求趋于舍一.同时,这种合一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人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