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自我决定理论(DECI&RYAN,1985)角度解释运动员心理疲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以基本心理需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为主线,论述自我决定理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解释,发现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关系。动机是自我决定理论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有研究指出,自我决定动机中介基本心理需要对心理疲劳的影响(LONSDALE,HODGE&ROSE,2009)。因此,阐述了以基本心理需要为基础的自我决定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横向来看,高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低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正相关;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可预测心理疲劳。同时认为,从自我决定理论角度出发可以为运动员心理疲劳领域干预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既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一方面它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另一方面人机对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竞赛焦虑对操作表现的影响是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注意控制理论对二者关系从执行功能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焦虑干扰执 行功能中的抑制功能。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对抑制功能探讨较多,对优势反应和任务无关刺激的抑制是抑制功能的2个重要成分,但以往研究大多 集中于抑制无关刺激,对优势反应抑制的探讨相对欠缺,而后者却是竞技场上运动员时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已有行为学研究发现,竞赛特质焦虑对 优势反应抑制功能有干扰效应,但其神经机理尚待探讨。本研究采用ERP技术探讨竞赛特质焦虑干扰优势反应抑制的神经基础,假设竞赛特质焦 虑干扰前脑区域(额区和中央区)优势反应抑制的神经准备过程。招募26名研究参与者,根据《赛前情绪量表32×6》测试得分,二分法划分竞赛特质 焦虑高分组和低分组。2组均完成代表优势反应抑制功能的反向眼跳任务,分析抑制“线索”出现前-100~0 ms时程的ERP成分,发现反向眼跳的准 备期在额区和中央区诱发出一负成分,竞赛特质焦虑高分组的波幅小于低分组。以上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竞赛特质焦虑对优势反应抑制的神经 准备期有干扰效应,且主要由前脑区域控制,此结果为注意控制理论在竞赛焦虑领域的适用性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部分证据。  相似文献   
4.
从自我决定理论(Deci和Ryan,1985)角度解释心理疲劳,是近几年运动员心理疲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这一理论,假设自我决定动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研究检验这一假设.对225名现役运动员的横向研究发现,由自我决定动机指向心理疲劳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到了数据的良好拟合,自我决定动机对心理疲劳3个维度均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纵向研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冬训前、后为期12周的间隔中,对60名柔道运动员进行自我决定动机和心理疲劳的测验.结果发现,冬训初期的自我决定动机对冬训末期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具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结果还发现,冬训前、后动机自我决定程度的变化对心理疲劳的变化具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两点均说明自我决定动机对心理疲劳具有纵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神经调控技术逐渐从医学领域拓展至体育领域。在体育领域应用中,主要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为主要干预方式,通过电或磁等无创性手段对大脑皮层进行调节,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提高运动功能水平。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领域中神经调控技术研究进行述评,发现神经调控技术有助于增强运动技能学习效果、提高运动技能表现水平、促进运动康复效果,主要采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中的经颅交流电刺激(t AC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进行调控。未来还需结合神经生理学或影像学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拓展对复杂体育技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