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2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锦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结构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锦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提高武术技能的主要方法是自学,在提高教学能力的方式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缺少对武术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忽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实际情况,加强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武术基础教学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对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与学生毕业去向进行分析,认为沈阳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武术,对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两个方向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议加大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两个方向的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同时也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外的其它适应就业需要的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33名长拳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长拳运动员具有发病率高、急性损伤多、四肢伤多、骨性伤多的特点。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损伤的性质、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长拳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古代军旅武术的发展,既有沿袭遗风的特点,也有更新变革的一面。军事力量的加强,除了兵器的改进外,主要是训练手段的实用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用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发体育人才市场,从基层抓起,从少年儿童抓起,利用我院场馆条件和人员优势,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本着少投入,多营利的原则,用经营的头脑,寻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办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10年我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制度。课程方案和学考制度的实施,无论对于学校领导还是各学科教师,都是一项新的工作和新的课题,在教育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文章浅谈了我校在贯彻落实课程方案、提高学考成绩方面的认识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武术流派是中国武术成熟与发展的最鲜明的标志,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综合研究,得出了早期流派是以古兵器为标志的;中期流派是以套路起源为界线的;晚期流派是以“内外家”之说为依据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8.
浅析现代传播媒介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太极拳传播以现代媒介传播为主,组织传播为辅,现代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影视、广播和新型媒介——网络等,这些传播媒介在推广太极拳大众传播运动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非常适合现代太极拳走大众推广的路线。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积极功能,防范其客观存在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双节棍风靡于现代社会,成为一个发人深思的文化现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双节棍的起源与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双节棍最早起源于打麦的农具——连枷棍。在唐代,这种农具被军事家们改进并用于守城的兵器。至清代已经发展成用于击打的短兵器,后渐发展成现今的双节棍。双节棍作为武术的一个门类,有着独特的魅力,由于其技术简明,较容易掌握,所以赢得了众多青少年的喜爱。研究结果表明,双节棍运动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休闲娱乐、教育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拳种,了解太极拳国际化推广的相关因素对其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相关的管理体制,太极拳技理的规范化,专门推广人才的培养,推广对象的特点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方面入手,对太极拳国际化推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太极拳在国际体育新环境中拓宽发展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