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运动实践证明:全面身体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和掌握完善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不久前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田径教练员会议"上,把它再一次提到了更高的原则——"全面身体训练是获得优异成绩、掌握完善技术的物质基础."但是,如何正确的安排身体训练,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前次(院刊第十期)已经就身体训练的內容、比重和进行的方法发表了一点意见,现再做如下补充.一、关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运动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期间,我们对二十七名男(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现场技术统计工作,内容是分段计时和记跑的步数,因为是靠秒表和肉眼进行工作,缺乏科学的先进设备,因此这是个很粗的数字,且其中难免有差误之处,现将所得数据整理列表如下,仅供参考。 从整理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次邀请赛参加中长跑比赛的外国运动员虽然不多,只有男子六人(意大利一人、印度一人、巴基斯坦一人、泰国三  相似文献   
3.
我国长跑运动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修正主义体育路线,广大体育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为革命而练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长跑训练改革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75年,就有7人11次打破了三个项目的全国纪录,而且年龄都比较小,说明潜力还是很大的。现将我们过去几年的训练实践,结合有关省,市兄弟队的经验,谈谈长跑训练的几个问题,与同志们商榷,以便共同努力,迅速改变我国长跑落后面貌。一、破因循守旧,训练要革新近些年来,由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在训练上缺乏敢字和长远打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中,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云南长跑选手许亮以2∶21′17″的成绩夺标。今年三月十六日他代表我国参加了法国第六届埃松国际马拉松比赛,以2∶13′32″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我国马拉松最好成绩。无独有偶,三月廿三日在合肥举行的“全国竞走,马拉松春季比赛”  相似文献   
5.
关于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过去苏联提早期专门化,六、七十年代交接之际发现全苏少年田径比赛中的前六名在成年后进入国家队的寥寥无几,拿全国名次就更少。这个问题首先是从中长跑提出的,后来标枪等其它项目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在一本苏联杂志上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早熟的冠军需要吗?”从我国的情况来看,1974年亚运会得女子1500米冠军的运动员,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垮下去了。当时她的训练是很惊人  相似文献   
6.
早在三十多年前,国外一些学者对高原气候特点所引起的人体生理机能变化和它对运动训练、竞赛的影响就进行过研究。十九届奧运会前后,更加引起不少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医学家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研究。瑞典、美国、保加利亚、法国、南斯拉夫、苏联等国相继建立了高原训练基地。波兰、日本等国长跑、马拉松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前常到高原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比赛。六十年代初我国运动医学工作者也曾到昆明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不过仅限于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医学观察,有关训练问题的研究资料甚少。但是,地处高原地区的有关省的实践经验还是较为丰富的。因此研究和探讨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我们分别于1973年12月-1974年6月和1975年12月底-1976年4月底,通过对国家长跑集训队在昆明市(海拔1895米)、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拉松参观团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每日新闻社、北九州田径协会、大分县和别府市的邀请,于一月二十九日前往日本进行了十二天的访问;参观了“别府每日马拉松”比赛,并先后访问了东京等六个城市。访问期间,我们与日本体育工作者、教练员进行了10次座谈和技术交流。我们向日本朋友介绍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概况。现根据座谈会记录,整理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一、关于“别府每日马拉松”比赛马拉松运动在日本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35年日本选手池中康雄以2∶26′44″的成绩创造了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为了准备十五届奥运会,1952年在别府市进行了马拉松集训和比赛,距离是35公里,这就是第一届“别府每日马拉松”赛,并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