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2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舒芜  少辰 《出版参考》2006,(8):10-10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3.
黄艳梅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0):31-31
几年前我们公司和英国一家钢铁公司有一个合作项目,我作为中方的技术人员到英国去工作了两年,算是打洋工,这段经历增长了我的见识。  相似文献   
4.
赛后接受采访,有个记者问我,觉得EDG在国内的实力如何?我说,刚结束的决赛结果已经很明显了,EDG现在是国内的第二名.深夜思虑再三,想要说点什么,奖杯、光环、冠军、梦想……所有的词汇配上以往记忆碎片不停晃悠.  相似文献   
5.
在积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制化建设?5月21-23日在杭州举办的“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本刊诚邀部分与会的校长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方面反映了办学者的心声,一方面也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家务劳动 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学者经过40年的研究,惊奇地发现:那些自小参加家务劳动的孩子,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强些,而且成年以后的工作效率高,人际关系融洽,生活过得也美满。因此,这位学者强调,要让孩子做些家务劳动,并且尽早使孩子产生“帮助妈妈”的愿望,争取两岁就能做杂事,甚至整理衣服,打扫卫生。四五岁就能理解简单的指示,为小事跑跑腿。到七岁就能分担家庭的责任。他认为“那些替孩子做每一件事的父母确实是在犯错误。”一个专家小组更加系统地总结出了家务劳动的十大好处:(一)可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的发育。(2)孩子双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在某校听了一位語文老师的公开教学,讲的是魯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教师在讲到祥林嫂夫死儿亡再次来到魯四老爷家里述說着“我真傻,真的……”时,念道:四嬸的“眼圈就有些紅了。”此刻,教室里充滿着严肃的气氛,哀叹、憤慨之声隐約可聞。然而教师却这样分析:“她为  相似文献   
8.
喵呜 《当代学生》2016,(Z1):120-121
你留意过身边的灯吗?白天,灯只是一个普通的摆设,黯淡没有生命;而夜晚,它化身为光明的使者,灿烂而温暖人心。远古时期,人类已经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在灯下,人们挑灯夜读、缝衣纺线、为文作画……然而,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照明灯,曾让古时的读书人伤透了脑筋。桌上那盏昏黄的油灯,在黑暗里绽放  相似文献   
9.
市琳  少辰 《出版参考》2007,(1):18-18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10.
说来却也巧合,就在甲申之年,中国当今的文化学术界著名人士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发起于二00四年(甲申)九月联名签署发表一个《甲申文化宣言》,参加签名者达七十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