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庞在虎 《钓鱼》2005,(19):43-43
鲮鱼,又称白鲮,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头短,吻圆钝,口小,下位孤形,吻皮边缘光滑,上口边缘有裂纹,下层边缘有肉质小乳突,上下颌边缘都有角质薄锋,有须两对,体侧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有8—12个鳞片的基部有黑斑,聚成菱形斑块,为中下层鱼,属半洄游性鱼类。植物类食性,用下颌角质刮食附着藻类及碎屑。最大的个体重达4千克。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2.
庞在虎 《钓鱼》2006,(1):40-41
使用串钩钓鲫鱼,不失为冬季钓鱼的一种选择,其效果也较理想。但是如果不能掌握技巧,也很难钓出好的收获。笔者根据多年使用海竿钓鱼的体会,认为使用串钩钓鲫必须注意以下技巧。钓具选配技巧选择调性较软的海竿:因鲫鱼个体较小,吃钩动作不大,故要求竿梢的弹性要好,调性略软的竿(这样可放大有鱼中钩的信号),海竿长度在2.7 ̄3米即可,钓线可用0.2 ̄0.25毫米,既不要太细,也不能太粗,太细容易断线。粗线的反作用力大,线无法绷直会减弱鱼中钩的信号,还不容易定点。用匹配得当的铅坠:用串钩钓鲫鱼的铅坠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15 ̄25克的比较妥当,此外…  相似文献   
3.
庞在虎 《钓鱼》2005,(23):42-42
鲈鱼,又称花鲈,属常鲈亚科。体延长,侧扁吻尖,口大,下颌稍突出,前肋盖后缘具细锯齿,下角及下缘有千刺,肋盖骨生缘有一扁刺,被栉鳞,背鳍叉形,体侧上半部及背鳍膜上有黑斑点,嘉栖息于河口半成水地区(江河入海口),也可进入淡水生活。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江河中产卵,幼鱼常与鲐鱼、鳋鱼为伍。此鱼生长快,一般重1.5-2.5千克,最大的可达15千克。鲈鱼肉质鲜美,属经济性鱼类,也是著名的江鲜之一,把它作为对象鱼,能增添钓鱼的乐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冬钓鳊鱼     
庞在虎 《钓鱼》2006,(3):49-49
鳊鱼体侧扁,呈菱形,头小,口小,自胸部至肛门间有明显的腹棱。有咽齿3行,齿细小,顶端略呈钩状。在静水,流水中都能生存,以高等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也食藻类及浮游动物,食性与草鱼近似,不仅食素也食荤饵,既能沉底摄食又能在水的中上层水体抢食落下食物。存在着一定的季节食性。有明显的趋温习性,会随季节温度的变化改变食性。鳊鱼是一种容易用手竿钓取的鱼种,但是方法必须得到当,钓饵对路,钓点准确,否则也很难有作为。因此选择钓点就成为首要问题:冬钓鳊鱼有别于其它季节,个体小的一般都生活在水比较深浅位置,个体大者藏身于下层水域。由于受…  相似文献   
5.
庞在虎 《钓鱼》2005,(22):43-43
生活习性和分部地区 赤眼鳟,俗称红眼鳟、赤眼鲮、红眼鱼、红眼睁子、野草鱼、红眼草鱼、红眼马郎、马浪等。它体长腹圆,呈长筒形,一般体长相当于体高的五倍的长度左右。身体的色彩、背部和两侧呈深灰色,腹部为银白色,背鳍和尾鳍为深灰色,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眼睛的大小属中等,近吻端的上方有一显著的红斑,因而俗名称红眼鳟。又由于形态似草鱼状,故俗名亦称野草鱼,最大个体3千克。  相似文献   
6.
拟饵钓技巧     
庞在虎 《钓鱼》2005,(18):42-42
拟饵是用于钓取肉食性且有掠食行为的鱼类,如大口黑鲈、红梢、鳜鱼、鳃鱼、翘嘴红鲇等。使用拟饵钓鱼不是所有的拟饵都能奏效,它的前提是拟饵的大小、形状、颜色必须符合所钓对象鱼的食性。施钓的时间符合被钓对象鱼的习性。虽然用拟饵钓对象鱼较为宽泛,但也必须注意季节和用饵。如果你在钓鳃鱼时用了蚂蚱型拟饵,设想,你一天的努力都可能白费。尽管鳃鱼有掠食行为,但它还是有视觉。换言之,拟饵只有必备了饵的具像,对应了鱼的食性和有掠食行为的鱼,你才有可能钓获。因此,选择拟饵的前提与技巧,就是拟饵使用是否对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