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武术的价值问题上,理论界多有争论;认为武术的价值在于它的技击性,如果追求失去技击性的"花拳绣腿",武术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但笔者认为,武术除了技击价值之外,更有它的美学价值,而且这种美学价值随着武术的产生就产生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强;尤其是现代社会,武术的美学价值要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西北大地上,活跃着一支驰骛近百年的大型武术流派“马氏通备武艺”,它是甘肃的文化品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它们立足西北,辐射全国,以它优良的自身品质成功走出国门,将金子般的光芒撒向全世界,成为引人注目的当代文化现象。文章对通备武艺的缔造者、实践者马风图先生的武学成就和贡献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让社会进一步了解通备武艺,挖掘和创新以“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理象会通,体用具备”为宗旨的“通备”神韵,使之让它在和谐社会中惠之于民。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种竹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建立了基于6种竹叶的指纹图谱分析实验方法,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具有地域特点的长沙青皮竹竹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相似性评价系统计算了6种竹叶的色谱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性。长沙青皮竹与水竹化学成分最为相似,相似度为0. 992,说明两者化学成分很相似;长沙青皮竹与班竹之间的化学成分相似性最小,相似度为0. 209。质谱分析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鉴定出8个成分,多为黄酮类,符合竹叶化学成分的一般规律。通过该实验的实践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了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天然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西北大地上,活跃着一支驰骛近百年的武术文化流派——“马氏通备武学”,它和“兰州牛肉面”、“‘丝路花雨’及续集‘大梦敦煌’”、《读者》杂志共同构成甘肃的四大拳头文化品牌。改革开放以来,马氏通备武学立足西北、辐射全国、远播世界、造福人类,将武术文化的种子传播全球,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奇特的世界武术文化现象。文章以对通备武学的认识和理解为主线,从通备武学的概况入手。对通备武学的发展演变轨迹作了综合、系统、全面阐述,旨在让全社会深层次了解通备武学,挖掘和创新“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理象会通,体用俱备”为宗旨的“通备”内涵,使之在和谐社会中更显神韵。  相似文献   
5.
张飞虎 《学周刊C版》2010,(4):125-126
“建模”被称为思维分析的工具.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建模思想,能有效地分化难点.在探究教学中能起到深化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在“地球自转”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用实物和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建立地球自转模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教育应为儿童服务,这是一个永不会变的命题。而当前的许多语文课成人味太浓,过于高雅,远了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张皮"现象备受人们的普遍关注,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有效的解决。人类学领域著名的"马林诺夫斯基之路",影响着职业教育研究者的实践价值取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理论研究就是通过研究教育活动来重建其理论大厦的。  相似文献   
8.
不作为犯罪可以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等价性是指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与作为犯罪的等置问题,其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实施不作为行为的人必须是具有保证地位的人,也即必须是具有保证义务的人(即具有作为义务的人);二是发生了危害结果,并且该危害结果的发生与行为人的不作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三是实施不作为行为的人在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必须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  相似文献   
9.
表见代理制度中第三人的信赖合理性标准应界定为以合理错误为已足,而在具体判断时,则采用在斟酌具体情事的基础上比较一般理性行为人的行为方式来确定,因而具有法律判断的属性,这就必须综合多种因素,其结论必然是弹性化处理,这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事实的法律判断本身具有适度的弹性,另一方面体现在信赖合理性与可归责性之间相互影响,因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调和。  相似文献   
10.
以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为切入点,从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科学地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点前瞻性地分析、预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趋势,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