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历史科功能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在十年的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普遍纠结于以下问题:如何认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科功能?如何通过综合性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性思维?如何在学科能力培养与综合思维拓展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观"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战线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为全世界所瞩目,其中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飞机系统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MEL故障辅助放行能力是每位运行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通过分析飞机系统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点,结合飞行签派员的实际工作需要,文章探讨了飞机系统课程中MEL放行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小组讨论、上台发言和总结评价等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分为教师环节和学生环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飞机系统课程中引入MEL放行案例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增强了学生能力和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6.
本专题有两条学习主线: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围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久必合”与多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其间虽然出现过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唐末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但也出现了秦朝、两汉、隋唐、元朝和明清几个大一统时期,尤其是两宋以后,我国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分裂局面。同时,在分裂与统一的斗争中,总是伴随着民族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已经实行将近一轮,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广大初中社会教师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地位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历史与社会》教学呈现了勃勃生机。然而,新旧理念的碰撞,新旧教法的较量,也使一些教师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使《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为此,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帮助广大初中社会教师理清心中的困惑,使他们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中,真正发挥新课改的功能,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一、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9.
10.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已经实行将近一轮,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广大初中社会教师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地位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历史与社会》教学呈现了勃勃生机。然而,新旧理念的碰撞,新旧教法的较量,也使一些教师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使《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为此,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帮助广大初中社会教师理清心中的困惑,使他们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教学与研究中,真正发挥新课改的功能,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一、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已经日趋体现,课堂教学的氛围越来越融洽,课堂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教学的外延越来越扩大。首先,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习的愉悦感增强。新教材对知识的难度要求降低,如“多样的社区”——商业社区(上教社),其基本的内涵是明确社区的概念,注意社区的类别,只强调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几乎没有强记性的知识点;“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人教社)则主要要求学生体会身边发生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氛围与节日的变化,从中感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这些课中,学生没有繁难知识的压力,重在感悟与体会,可以在愉悦的交流、体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