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47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清末外交官姚文栋,以撰述地理著作著称于世。他还是一位藏书家,书楼名曰昌明文社书库。一姚史栋(1852~1929),字东木,号志梁、子梁,早年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1881年作为清政府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赴日本。1885年回国省亲,并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复东返。在日本的六年中,姚勤于考察研究,著有大量论述中国北方边界问题和日本、安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取得九运会决赛权 ,在九运会预选赛 (第1站、第 2站 )的赛前各周 ,对上海队男子重剑重点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率、血色素、血尿素氮、血睾酮、皮质醇、闪光融合频率、反应时运动时、心境状态等指标进行了定期的监测。结果显示 :1)血色素和血尿素氮能很好地反映击剑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 ;2 )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睾酮水平呈下降趋势 ;3) POMS量表还可以用来监控大赛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6.
朱霞 《天津档案》2006,(10):33-33,38
随着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应用,电子件应运而生。电子件具有存储信息量大、处理和传递数据迅速等特点被社会广泛使用。由于电子件产生的时间较短,尚未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因此在档案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韪。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电子件与纸质档案重复保存相同内容的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新剧是中国话剧最初的名称,以区别于传统京、昆旧剧,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民国初年,上海、北京许多演新剧的剧场后台,常挂有一幅照片,照片上那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是辛亥烈士、被称为“新剧泰斗”的王钟声。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曹虎城报道:为了加强新闻报道队伍建设,培养过硬新闻人才,1月31日至2月5日,西藏军区在拉萨举办了为期6天的新闻骨干培训,来自全区各部队的44名新闻干事和基层报道员参加了培训。西藏军区党委历来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但因西藏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新闻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培养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新闻人才匮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西藏军区几乎每年都要举办一期培训班或新闻会战,以加强新闻报道队伍建设。此次培训,学员们听取了《战旗报》驻西藏军区记者和《西藏日报》社编辑、记者等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和采写体会讲授…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为世界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可是古代流传下来有关建筑技术方面的书籍却只有两部:一宋代的《营造法式》,二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由于建筑术语太专且偏,又年代久远,形同“天书”,很少有人读得懂。尽管如此,数百年来《营造法式》一书,收藏、传钞,代不乏人。特别到了现代,一批热爱中国传统建筑的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10.
朱霞 《新闻知识》2005,(7):79-80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编辑、记喜欢利用并善于利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来获得他们想要的材料信息。我们在街头买份报纸,那中间经常刊登着记暗访的故事,告诉你发生在城市或乡村的一些稀奇古怪事情:我们打开家中的电视,摇摇晃晃的暗访镜头每天都会映入你的眼帘。那么究竟什么是隐性采访呢?理论界给出的定义各有特色,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