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一种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认识向真实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在自然情境下对认知进行研究,个体心理常常产生于构成、指导和支持认知过程的环境之中,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站在对传统学校的批判角度,提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的观点,从而对人的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地深入。基于此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和认知学徒制以及交互式多媒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浅谈美国生计教育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初,美国为缓解当时的教育与就业的矛盾,提出了“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的理论,并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下发展成一次教育改革运动。它把职业和劳动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要求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生计认知,生计安置,生计进展等具体步骤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最终让每一位学生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生活。其中的许多具体措施和经验教训,对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卢作孚是为我国现代教育史增添了一笔丰富的遗产.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是不可多得的经验财富,尤其是表现在民众教育方面.以其丰富的民众教育手段,紧贴生活的民众教育内容和为人民谋福的理念贯穿于他一生的民众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本人也在各个阶段的民众教育实践中不断成熟,最终由梦想走向现实,为中国的民众教育而努力终身.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校如何组织好家长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准备家长会可由校长、教师或家长发起。可采用教师与家长一对一讨论,或教师与家长小组座谈的形式。时间可定在一个学期之间也可定在学期结束后,地点可选在校内宽敞的房子里。除了一些硬件设备上的准备,学校还要对有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是否让学生也出席家长会。孩子的出席有可能对会议有利,也有可能不利,这要依据不同情  相似文献   
5.
英国比较教育家霍姆斯以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和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为依据,提出比较教育的重要方法——“问题法”。文章从“问题法”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操作步骤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现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亦桃 《教育与职业》2006,46(26):100-10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开展生涯教育并非要替代或削弱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而是提倡两者的结合,在保持大学英语课程原有结构体系的前提下,适当选择、整合与生涯教育有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孔多塞终身教育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他认为教育应包括不同的整套的人类知识,应保证所有人不论年纪大小都能够掌握已学到的知识和获取新的知识,教育对每个人是终生的,以培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公民,推动人类进步的进程。他的这些观点具有终身教育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8.
时代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美国高中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通过生计和技术教育(CTE)计划为高中生提供了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本就美国高中生计和技术教育实施的一些具体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美国高中生计和技术教育的理念、措施和相关立法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代表性和时代性,具有一定借鉴的价值,对我国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可由校长、教师或家长发起。可采用教师与家长一对一讨论,或教师与家长小组座谈的形式。时间可定在一个学期之间也可定在学期结束后,地点可选在校内宽敞的房子里。除了一些硬件设备上的准备,学校还要对有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是否让学生也出席家长会。孩子的出席有可能对会议有利,也有可能不利,这要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是对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起奠基作用的重要时期。中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激励学生对未来的事业生活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引导他们选修那些有利于实现其目标的课程。同时,校方应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