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体育   2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十一、五代时的围棋公元907~960年,是我国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在这短短韵五十四个年头里,统一的神州又成为破碎的局面。在北方历经梁、唐、晋、汉、周等五个小朝廷的交替,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处于军阀的你抢我夺之中,经济和文化都遭到空前的浩劫;一些较开明的知识分子,不愿在这样朝不保夕的政府中任职,往往隐入深山,“将棋度日”,消磨光阴。据《册府元黾》记  相似文献   
2.
四、唐代第一国手王积薪唐玄宗时,著名的围棋国手有王积薪、郑观音、杨季鹰及冯汪等人,其中以王积薪的名声最大。后人评论唐代的棋艺,总是首推王积薪,如明王世贞《宛委余编博物志》说:“唐之弈,以开元王积薪为第一”。  相似文献   
3.
八、棋友与战友南宋末年,江西吉安一带象棋很盛行。吉安,是南宋末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和他的战友刘洙的故乡。文天祥、刘洙、肖耕山及周子善等人,从少年时期起就是棋友,其中刘洙还是与文天祥站在一个战壕里反抗元军入侵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4.
象棋一词,最早见于《楚辞·招魂篇》,后在刘向《说苑》和蔡邕《弹棋赋》中连续出现。然而,从地下发掘的有关文物证明,我国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象棋形制及步法,均与今日象棋形制有较大差异,说明它尚处在幼年时期。从南北朝起我国象棋进行了一次革新。革新后的象棋又名“象戏”。从遗存的文物证明,唐代象棋局的形制,与今日的国际象棋局完全一样,只  相似文献   
5.
桥牌,英文叫“Bridge”,与我国的“桥”字同义,它包含有“友谊的桥梁”之意,故名。 桥牌原是“扑克”的玩法之一。扑克,英文叫“Poker”,是纸牌的一种玩法,我国现在把外国传进来的纸牌,就按英文原音叫“扑克牌”。其实,在国外“扑克牌”的原意是“游戏纸牌”,英文称“Playing Card”。 因此,我们追溯桥牌的起源,也就是纸牌游戏的缘起。关于纸牌游戏的创始,国外传说纷纭:据法国人说,纸牌是1392年时,由法国一个学者专门为患精  相似文献   
6.
1981年全国棋类联赛在温州市举行。温州古称东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文化古城。“绍兴出老酒,温州出棋手”,自宋、明以来温州棋艺家喻户晓,人才济济,名手辈出。如明代的鲍一中、李冲、周源、徐希圣、郑雪野等,称雄全国;清末民国初,娄松亭、陈笙、  相似文献   
7.
七、棋道人和《自出洞来无敌手》我国古代有本全局谱叫《自出洞来无敌手》(山东邵次明曾刊印过),题纯阳道人撰,也有题“齐道人”,其实一个意思,均为“棋道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时代,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  相似文献   
8.
三、唐明皇围棋故事自武则天后期至开元元年,唐代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唐玄宗李隆基在惊涛骇浪中夺取了政权,比较留心政治,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能为宰相,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是唐代围棋的鼎盛时期,设立翰林院,选拔国手,列入翰林之林,建立棋待诏制度,派  相似文献   
9.
九、象棋十诀我国古代象棋盛行之后,象棋理论也应运而生。象棋的理论是从无数次对局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从局部的对局经验成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是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一个飞跃过程。近代中国象棋的理论,在十一世纪初就已形成,开始时较为简单,仅用四句韵文表达:“得子得先名得子,得子失先却是输。车前马后须相应,炮进应须要补车。”稍后,又出现象棋十诀:  相似文献   
10.
七、长庆名流棋会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易读易懂,含意深远,具有高度的艺术形象。据说,白居易初进京应举时,曾以诗去求教老诗人顾况。顾见他的名字,便开玩笑的说:“米价方贵,居亦不易”。及读卷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即改口说:“道得箇语,居即易也,”白居易从此诗名大著,于德宗贞元十六年考取进士,进入仕途,后因得罪权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