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平 《甘肃教育》2014,(24):107-107
正导入是师生学习新课之前的活动,是教师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方式呈现新语言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明确学习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速进入角色,接收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导入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教师能经常运用的导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武乡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按照实施"三三"战略,建设"三个"长治的总体思路,将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推向新水平,财政收入由七千万增长到四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8元;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八十多亿元;城镇干部职工人均工资和补贴比四年前翻了一番还多,今年截至5月底,财政收入已完成3亿元,提前1个月实现"双过半"。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它的发展总是以某些醒目的数字来作为标志的. 近日,记者从革命老区武乡县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截至2006年年底,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7214万元上升到4.0199亿元,增长45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8元.  相似文献   
4.
衡量初中生作文高下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语言,因为语言是可以训练的.锤炼语言有多种途径,多写比喻句应该算是简单易行同时又是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比喻就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什么事物、什么现象、什么道理不好讲解时,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好的比喻基本都有下面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做中学”及“项目教育和学习”的工程教育(CDIO)理念,在调研分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将校企融合作为基础平台,与CDIO教育理念对接,构建CEC—CDIO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探索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企业项目引入实际教学,构建任务+案例+项目的项目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专业培养与发展目标确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干课程,完成专业教学与企业项目的融合;建立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档案纸张的酸性问题关系到档案寿命的长短。本文对档案纸张的酸性来源和去酸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清平 《甘肃教育》2008,(23):38-38
书面表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英语试卷(NMET)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英语试题的书面表达在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用词的得体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只能吃没有米粒的野菜汤度日,七天没尝到粮食,白天也只得睡觉.一天,颜回讨了米回来做饭,饭快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抓取锅中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拜见孔子并端上饭食.孔子装作不知颜回抓饭之事,说:"今天我梦见了先君,把饭食弄干净了去祭先君."颜回回答说:"不行,刚才灰尘落进饭锅里,扔掉沾着灰尘的食物是不吉利的,我就抓出来吃了."孔子叹息着说:"所相信的是眼睛,可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以相信;所依靠的是心,可是心里揣度的还是不足以依靠,要记住,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李清平 《文教资料》2006,(21):56-57
1.问题的提出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核心的部分是受教育者对待科学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想,如果一个人对科学不感兴趣,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  相似文献   
10.
牛顿为什么能成为一位划时代的科学家?牛顿做的不是老师给出的题目,而是自己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提出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可谁没见到过或不知道果子会从树上掉下来呢?但没有人能像牛顿那样提问。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