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体育   1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美国是银币生产大国,以量足、色正、图案美、工艺精著称世界。美国建国于1776年,1792年开始铸币。近几年来,《收藏界》和其他收藏类报刊,曾发表过多篇介绍美国银币的好文章。如介绍过美国贸易银币(1873- 1885年)、美国摩根银币(1887-1904年及1921年)、美国和平银币(1921-1928年、1934-1935年)、美国鹰银币(1986年开铸)等。但是,在美国1873年铸造出贸易银币之前,美  相似文献   
2.
杨觉 《收藏》2011,(5):108-112
西班牙"双球双柱"银币始于1732年至1771年期间,自1772年开始至1825年,铸造的是"人像双柱"银币。以上两种银币,在中国俗称"本洋"。西班牙银币的主要生产国家墨西哥于1810年独立后,拒绝再为西班牙铸造银币。1825年后,西班牙就没有再铸造这种"本洋"。  相似文献   
3.
杨觉 《收藏界》2010,(5):79-81
全世界有两个国家铸造发行过"马剑"银币,一是英国,二是荷兰。本文说的是英国"马剑"银币。英国"马剑"银币因币背面有"马剑"图而名。"马剑"是一幅"圣乔治斩妖图",圣乔治武士身披战袍骑在高大的战马上,一手紧握缰绳,一手挥着利剑刺向马蹄下的有翅膀的海妖(也有人称"飞翼兽龙")。此图案由意大利人庇斯特鲁西设计的,被英国人认定是表现大英帝国君王的权威,深得统治者宠爱。  相似文献   
4.
杨觉 《收藏界》2011,(12):86-87
不久前,笔者在上海云洲古玩城购得三枚比较珍稀(或是较为少见的版别)的外国银币,现介绍出来和《收藏界》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5.
笔者收藏有一只民国"共和民旺"瓷笔筒。该笔筒高10厘米,口径和底足均为7厘米。笔筒主图画有两面相交叉的大旗,一面是辛亥革命时武昌起义革命军高举的"铁血十八星旗"(后被命名为中华民国军旗)。全旗以红色为底,代表鲜血,旗中心是黑色,代表铁,"铁血"代表革命军推翻大清皇朝的决心。十八星为黄色,代表  相似文献   
6.
杨觉 《收藏界》2011,(2):69-70
九叠文,又称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划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横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这种字体始于隋,行于唐,盛在宋元,主要用于官印。至今人民币上"行长之章"、"副行长章"仍保留着这种九叠文。  相似文献   
7.
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公元1897-1905年)9年间,位于南京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每年都铸造大批银币,以抗衡外国银币对中国的侵害。首年制造的银币上没有干支年号,俗称"老江南"。以后依次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和"乙巳"干支年银币。江南省造各年银币,以字体笔划的书写差异、龙图的变化及边齿的不同等来细分,版别多达上百种。当然,也不是所有年份的银币  相似文献   
8.
杨觉 《收藏》2006,(6):54-54
家父杨绍源(字寿楣)仅是读过私塾的一介书生,一生清贫。但我叔父杨润玉(字寿标)却是1930年清华大学政治系毕业生,获法学学士学位。1942年官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长。叔父在1932年任上海市地方协会《上海市统计》主编时,把我父亲从无锡乡下介绍到该协会工作,父亲才得以有机会和朱庆澜、黄炎培等名人见面,并求得朱庆澜七言对联一副,黄炎培五言诗中堂一幅。  相似文献   
9.
杨觉 《收藏界》2011,(4):78-79
拿破仑(1769-1821年),全称"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世界名人。他是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官(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年),故称拿破仑一世。  相似文献   
10.
杨觉 《收藏界》2012,(5):121-121
中国有“十年一大庆”的习俗。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的重决定的喜悦声中,我们迎来了《收藏界》杂志创刊十周年,当庆!当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