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七年制医学临床专业是改革开放后设置的新学制,体育课安排在前五年,这是我国高教普通体育改革的新创举,本文就强化该专业终身体育教育为题提,出改革思路、教学安排、教学实施、教学措施和教学效果等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丽仙 《辅导员》2010,(22):58-58
倾听是个体获取信息、吸纳知识的重要渠道;是个体了解他人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因此,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阅读作为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启迪思想、熏陶情感与铸就良好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两条途径。课内阅读虽有重要意义,但有限的课内阅读量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体育生态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向深度与广度发展,体育与环境(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体育活动都不能离开环境,只有在与环境的充分平衡和协调中,体育的效能才能趋向优化。因此研究和分析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新陈代谢、物质循环和能量变换等系列问题,均为当代体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烧着这些课题,我省一批理论研究工作者,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体育与环境这个大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体育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体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探讨体育的本质、作用、规律等问题。这对开拓体育研究新领域,建设体育生态学,促进体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使此类问题能得到深入地探讨,本刊拟分期刊登有关体育生态系统方面的文章。欢迎广大读者发表意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厦门地区对3个马来西亚番木瓜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马来10号和马来2号为中果型,植株均具有很好的结果性能,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运,植株耐环斑花叶病.马来10号茎干、叶柄呈紫红色,节间距较短,较具矮生.2个品种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引种的蜜红3号为小果型,植株亦具有良好的结果性能,品质优,但产量较低,且存在果形较不稳定、畸形花果较多等问题,该品种不适宜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尤以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综合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成绩.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教学乱象,主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习与教授、个人追求与社会环境、舆论导向与课程内容等,这些环节、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特定系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决定于《思想道德修养》构成教学系统诸要素所具有的功能,而且决定于《思想道德修养》诸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体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形成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满足来自生态环境的各种需求,化解压力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体现了体育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活动,这些活动确其客观性的一面,也有其主观性的一面。客观性的一面指体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循环、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这三层关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体育生态系统是由体育与环境各要素交织而成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有机整体。体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层次是体育生态系统诸要素在该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秩序,以及秩序间的层次。它是一个纵横交叉的立体结构,它影响着体育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探讨体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层次无疑是研究体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体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体育生态系统的构成是体育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必然产物,而促使其间相互联系的中介是人的自身发展。因而体育生态系统的结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指导应指向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品味生活,从中积累素材,写好纪实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