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体育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安徽省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在开展文物普查时,于该县老县城北15公里境内的黄龙镇杨家嘴三合圩内,发现了一面积达8000平方米、高出地面1~1.5米的水边台地遗址(定名为黄龙遗址)。遗址东距212省道700米,南为田畈,北为出水渠,西临皖水河道。遗址发现时已受到当时的水利兴修、围滩造田的破坏,虽有一部分未受到毁灭,但上层多被破坏和扰乱。1982年怀宁县文物管理所经请示安徽省文物主管部门同意,  相似文献   
2.
丁安徽  江用虎 《收藏》2010,(5):90-9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器收藏家、爱好者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玉器的收藏不只是追求年代,而是趋向于多元化。玉牌因其大小适中,适合佩玩,又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确立了其在现代玉器市场的独特地位,成为了收藏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水晶,历经亿万年的生长,蕴天地间灵秀之气,晶莹璀璨,五彩缤纷,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考古资料得知,新石器时代晚期,水晶就已被人们作为饰品,倍受珍爱。距今五千余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有水晶耳珰,广东珠海宝镜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晚期的水晶玦。  相似文献   
4.
金晓春  江用虎 《收藏》2007,(9):64-66
宋代是我国陶瓷烧造的鼎盛时期。宋代景德镇窑在前代青瓷和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创烧出独具风格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为“青白瓷”或“影青瓷”。  相似文献   
5.
许向英  江用虎 《收藏》2009,(6):75-75
琮式瓷瓶始见于宋代,明清时期多有烧造。清代乾隆以后,琮式瓶作为传统器型,器身装饰演变为多种形式。1981年春,文物部门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文物普查时,于该县村民家发现了一件底书红彩“乾隆御制”款的白釉刻瓷粉彩琮式瓶。  相似文献   
6.
李贞  江用虎 《收藏界》2011,(3):110-113
中国铜镜历史悠久,它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虽小,但其方寸之间却凝聚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同时铜镜又富于生活情趣,随时可以拿在手中观赏,从而窥见古人的社会生活与思想心理,用来借鉴启迪自己,并可得到古代艺术的享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器收藏家、爱好者们的收藏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玉器的收藏不单只是追求年代,而是趋向于多元化。玉牌因其大小适中,佩玩合适,方寸之间又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  相似文献   
8.
金晓春  江用虎 《收藏》2008,(2):130-130
提起核雕,人们首先想到明末魏学洢的《茅檐集》中的名篇《核舟记》.文中所述常熟艺人王叔远能在一枚长不盈寸的桃核上雕刻出“苏东坡泛舟赤壁”故事,显示早在明代,核雕就已成为一种非常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随着港台核雕收藏风的吹入,内地一些大都市也随之涌现出了一批玩家,核雕拍品也常现拍场。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一件“清核雕先贤人物串”以134.2万元的高价成交,  相似文献   
9.
江用虎 《收藏界》2010,(7):39-43
玉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长河中,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特有的文化,为时代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球。玉也因此为人们所喜爱,被奉为福物。  相似文献   
10.
储磊  江用虎 《收藏界》2013,(7):89-89
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岳西县文物管理所在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时,从民间征集到一幅清代黄易《溪头独钓图》(见图)。该图设色绢本,纵94.5厘米,横40.5厘米。图左上题"溪头独钓,宗北宛本,小松黄易"。下钤"黄易之印"白文印、"小松"朱文印。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清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