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运动员心电图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电图不仅在运动医学研究工作中利用,在医务监督实际工作中心脏病的诊断,特别是心脏机能诊断方面也普遍应用。对出现异常心电图的运动员,首先要考虑是否为病理现象,其次要判断其机能诊断意义。由于对运动员心电图改变的规律认识不够,常见把临床经验直接应用于运动医学实际工作的情形,有时会造成一些误解使运动员产生某些思想负担,影响到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在临床上排除病理状态后,通常还要进一步探讨这种异常情况出现时心脏机能好坏,是良好训练状态,还是过度训练的表现。为此,我们把1959—1979年所查运动员心电图3500例、6815次的结果报告于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热是青壮年中的常见症状之一。低热患者因诊断不明或长期求诊带来精神负担,妨碍工作、学习、训练和日常生活。多年来,在运动员中也发现一些低热患者。由于对低热的体温诊断标准存在分歧,造成诊断上的混乱。运动员的低热诊断标准是否与常人相同也待明确。为此,我们测定了100名运动员的口温、腋温和直肠温作为正常值,并拟出了运动员的低热诊断标准。这个低热诊断标准经过六年多的临床应用、修订和完善,对统一运动员低热的诊断标准和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调查运动员贫血的发生率、性质、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同时,考虑到许多治疗贫血的西药服用后反应较大而饮用中药汤剂对运动员较不方便,为了摸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贫血的方法,在北医三院中医科和中草药小组的协助下,我们根据有关治疗运动员贫血的常见的中、西医处方类型和特点,制作了中西药合在一起的药片—生血1号。经四年多来对运动员贫血的临床应用,获得了一定的效果,显示了比单独用西药或中药为好。为了总结推广和改进,现将几年来治疗较系统、资料较完整的75例进行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高氨血症研究的进展 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钧宗 《体育科学》1993,13(5):71-73
运动性高氨血症(Exercise—induced hyperammonemi-a 简称 EIH)是多年来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中受人注视的研究课题。近十年来对 NH_3的两方面的作用更感兴趣(Banister 1985):1.NH_3在运动代谢和疲劳中的作用;2.NH_3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代谢及表症。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内分泌激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与内分泌问题是运动医学界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热中研究的4大专题(即运动与内分泌、运动与免疫、运动与遗传、运动与大脑生理)之一。为此,江苏省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在省体委和省体育科学学会的支持下,去年12月份召开了30余名学者参加的“运动与内分泌学”研讨会。会上有6名专家作了中心发言,并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与会同志普遍感到这次研讨会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体育运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此本刊分期分批请有关专家在原发言的基础上,补充内容,撰写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直立性调节障碍(Orthostatische Dysregulation)一般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有人认为以11~13岁学龄儿童为多见。多年来我所医务监督门诊中在成人运动员和演员中也见到数十例,妨碍了运动员和演员的正常训练活动和练功。鉴于这一症象在运动医学中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见到的资料较完整的21例女运动员和演员的直立性调节障碍病例一并作一分析,着重讨论本症的诊断、病因和治疗问题,以便引起同行们的注意。临床资料因主诉站位时头晕、心悸、眼前发黑等症状,而卧位时这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来本所诊治,经检查后诊断为直立性调节障碍者(以下简称直调障碍)共21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16~26岁,平均为20.8±  相似文献   
7.
北京国际运动医学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2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在体育科学领域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64名代表,其中外国学者82名。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现就这次会议的学术方面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8.
最大有氧能力(Maximal AerobicPower)又称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Intake)或最大耗氧量(Maximal OxygenConsumption)。它是判定人体在极量运动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估计运动员或劳动者身体工作能力(PhysicalWork Capacity 简称 PWC)的重要依据。近20多年来各国学者对各类人群,尤其是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于1965年在国内首先报告我国成人运动员和一般正常人的最大有氧能力的初步结果以后,近2—3年来国内对我国成人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又有少数报道。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44例心电图异常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并与其对照组的最大吸氧量、氧脉搏、最大通气量、运动耐受时间和做功比较,发现早搏运动员的心脑功能和运动能力较低,非T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时显示了较低的运动能力,而早复极和不完右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和较高的耐力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训练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多年来,如何防治过度训练已成为体育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据记载,100多年前(1866)A.Maclaren已提出过度训练问题,1922年挪威著名运动员T.Hang曾描述了过度训练景象。20世纪50~60年代,当时苏联文献中广泛应用的术语——过度训练(ПеретренироВанностb)首先传入我国。70~80年代欧美国家在过度训练方面采用了多种术语,除Overtraining外,还有OvertrainingSyndrome(过度训练征候群)、Overreaching(运动过度)。Staleness(过度劳累)等,Overreaching一般指短期(1-2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