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大学体育教育所获得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可直接为大家日后参加体育健身服务,个人和社会效益明显。勇于拼搏、竞争与合作等体育精神品质的获得,为大家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提供潜性的帮助,增强了大家的社会竞争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这个良好体育习惯的形成一方面促进大家身心的健康,节约了社会医疗成本,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体育消费开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最终形成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但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利用自己在学校里获得的各种知识、掌握的技能来服务于社会,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学校必须花大气力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无疑是学生知识的源泉和出发点,要想培养好的学生,就必须在大学课程设置上下工夫。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加学生社会体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19世纪50年代美国巴得?海尔得对"滑翔"金属标枪的起用带来了标枪"漂流"时代。这种标枪投掷的距离越来越远,对裁判员和观众构成了威胁。标枪落地时,很少能够真正插在地上,使得裁判员很难判断是不是枪头先落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