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体育   1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书画作伪,由来已久,早在晋唐时期就已出现。到了北宋,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古玩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形成我国书画史上第一次作伪高潮。到了元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衰退,书画作伪曾一度呈下降的趋势,但作伪之风并未停止,保留至今的伪作还不少,尤其是钱选、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等大名家,有关他们的伪作还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书画作伪,较之明代,有增无减,到晚清再次掀起高潮,其作伪手段、地区等又有所翻新和拓宽,造成真伪掺杂的混乱局面。对此,《书画说铃》一书有所阐述(不录)。此文只对其辨伪方法要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潘深亮 《收藏》2012,(19):24-29
中国书画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扇面、成扇书画是这个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谈到它的起源,需先从扇子说起。传称扇子起源于约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又有"尧时生于庖厨,扇暑纳凉"的说法,可见扇子起源很早。商代金文中有"篷"(sha)字,即指用植物的叶作扇子。据有的学者考证,我  相似文献   
4.
潘深亮 《收藏》2001,(1):23-26
晚明四大书家之一的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又号香光居士等,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后授编修,出任湖广提学副使,光宗时为太常寺少卿。崇祯四年(1631),起用为南京礼部尚书三年,后退居家乡归隐,以书画终其生。  相似文献   
5.
6.
潘深亮 《收藏》2008,(8):51-54
文物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认真做好国家级和各省市地方博物馆藏品的防震,特别是地震多发地区,如四川、云南、甘肃、西藏、新疆、台湾等地,可说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回顾故宫曾做过的在唐山地震前的防震工作,以供文物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扇画艺术源远流长,独具魅力。扇面入字入画,扇与书画成一体最早见于晋代王羲之六角竹扇的轶事。之后历代画家屡有建树,文人雅士多有涉猎,通过在有限的画面精心题字作画,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宋代扇画艺术达到高峰。尽管扇画在传统书画中属"小品类",但扇与书画一体,  相似文献   
8.
潘深亮 《收藏界》2010,(2):91-95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书画作伪先后出现了两次高潮,瓶且一次比一次厉害,其作伪范围之,作伪手段之高,伪品数量之大,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9.
10.
在清代书法作伪(包括代笔)中,刘墉书法可能是伪品较多的书家之一,但关于他书法辨伪文章却十分罕见,笔者借《收藏界》的一角,来谈谈这个难题。刘墉(1720—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诚人。乾隆辛未(1751年)进士,授编修,历任安徽、江苏直隶学政,吏部尚书,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后赐太子太保,谥文清。他博通经史、诗文,善楷书、行书和草书,尤以小楷、行书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