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独立空间。由于深层次因素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这类规范性条例仍然是短期内整治风气的必要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应在于为教师队伍提供更优的制度条件和社会氛围,以改变当前教育秩序的维持不得不依赖于行政条例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讣告是一种应用文体,承担了将死亡这一社会禁忌现象公诸于众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讣告的文体对比分析,揭示了造成两国讣告差异的根源——即生死观的差异。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分别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美国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中国注重集体,美国突出个人。  相似文献   
4.
王一杰 《考试周刊》2015,(42):160-161
学校中的优等生在享受高学习成就和来自教师、家长赞美的同时,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在对"优等生"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学业、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三个方面论述面临的潜在问题,并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一杰  张艳华 《科教文汇》2012,(11):172-17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作为人文素质课的"法律基础"课也完全可以借鉴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进行实用性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陈旭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6年第7期中发表了一篇题为《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建立符号感》的文章,旨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变化,建立符号感”,进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为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知识结构,本文以2006年9月在嵊州马寅初中学的市级公开课为例,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课例的再研究,将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有机地渗入教学内容中,从而进一步让学生建立和体验符号感.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然而数学的概念、模型、结论以至证明过程都是脱离物质形式的^[1]。因此,在学懂数学的过程中,除了经常用到逻辑思维以外,重要的还有从具体现象到数学的一般抽象以及将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情况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课题: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 教学问题诊断(1)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实际应用,有了一些相应的解题策略,初步获得审题、分析、设元、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的经验,也初步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但存在一些实际  相似文献   
9.
与圆有关的问题具有“知识上的综合性、题型上的新颖性、方法上的灵活性、思维的抽象性”等特点,因此圆的知识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实例对与圆有关的问题作一些剖析,以便能从中领略到该类问题的一般处理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1抽屉原理的含义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它的数学表述为: 原理1把n+1个元素分成凡类,不管怎么分,则一定有一类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