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过去的语文教学方法过于保守,教师按识字、分段、概括中心、分析写法的程序讲解,重讲而轻"读",重结论而较过程,重知识而轻能力,往往是讲者天花乱坠,听者如坠五里雾中。针对目前课堂语文教学的症结,我们大胆改革了课堂教学结构,具体做法概括为"两基线四步走"的模式。1.两个基线。即知识的基准线和情感的基准线。知识的基准线指这一节课所应传授的知识量的底线,不论授课者采用何种手段,运用何种形式,最起码要把这些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要"保底",否则就为…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你们经常用铅笔写字,可它上面的符号你们注意过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现在让我来告诉你吧!铅笔上的符号H表示硬度(hard),B表示(black)。H的  相似文献   
3.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增长生活知识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有趣形式.让孩子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等各种形式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4.
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要动机成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心理基础,在这种心理基础上,我们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从教十几年的深刻体会。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受才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课文,尤其是背英语课文乍一听很可怕,但,笔者始终认为背课文是英语学习的最佳方法之一.学生怕背书,不肯背书,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背书的无穷乐趣,也可能是缺乏指导和方法.背课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对语言学习环境的要求,背书活动包括了一个听、说的过程,语言学习者通过说的形式把学习内容呈现,又通过听加深了印象,如此不就是一个天然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丽春 《河南教育》2009,(10):17-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特别是旅游专业大专的学生.由于他们中大部分学生将从事导游或到星级饭店工作.英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 ,自编反思性教学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 ,探讨分析了南京和南昌两地中学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特点。通过调查发现 :(1 )对于通过学生和同事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上 ,重点中学教师和非重点中学教师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其中对于通过学生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2 )中学教师对于通过学生和同事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其中对于通过学生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我们的英语教材中出现了一个There be…句型,此句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很枯燥、很乏味的。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对于这些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在呈现了句型之后,便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许多中学英语老师都面临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这一问题。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力图探讨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提出这样一些建议:1)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4)精心设计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多元型复习课是一种针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归纳与巩固掌握的课型,它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着不同于新授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该文分析了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根据多元型复习课的要义解读,基于案例描述与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小学英语多元型复习课的若干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